第几的教学反思案例(精选30篇)

3.0 2025-07-28 999+ 73.2KB 5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第几的教学反思案例(精选 30 篇)
第几的教学反思案例 篇 1
“几和第几”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学生使用“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多,而使用“第
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少。因此,两者很容易发生混
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知
识点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在学习本课时我
利用故事和游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大量的活动场景来促进学生对“第
几”的认识和区分“几和第几”。 “带学生去动物园玩,进动物
园之前要先买票,你们看,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排队买票
了。”这一情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我还在从中
穿插进行礼貌教育。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几和第几的不同,这符
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我是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
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 5 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
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
别。
通过引导同学们说一说: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
1
(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
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 5 人和第 5 人,2 人和第
2 人意思一样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和体验“几”和“第
几”,区分出 5 个和第 5 个的区别,明白“第几”是指某一个,
具有相对性。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位置关系。
在练习时创设多个情景,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一下子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增加了实际
的体验。学生在参与中巩固了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
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
气氛。这对于一年级小朋友非常管用。既充满学习兴趣又巩固新
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在几和第几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感觉孩
子们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课堂练习中发现问题有很多,后来我
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出几点原因: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
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速度偏快,我觉得应通过摆图
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比如左边的几个或拿右边第几个,
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第: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难
点,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从哪边数的问题,学生对区分左右
有一难,而几和第几也会混淆。当然这也和学生前认
少,不意思以及所量少有关系。相经过一
的巩固练习之后,这面的情况会有好
2
第几的教学反思案例 篇 2
认识几和第几课是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
。“几”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几”指的是事物的顺序,是
中的某一个。“几和第几”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产生这
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使用“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多,而
使用“第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少。因此,两者很容易发生混
淆。学生判断一共有几个不难,指出第几个必须考虑应从
位数,要难得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
位感还较,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来还有一
难。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大量的活动场景来促进学生对“第
几”的认识和区分“几和第几”。
1的主题是排队买票的情境现,而场景是静态的,缺乏
性。我不拘泥于教束缚,“我创设了过语:带学生去
动物园玩,进动物园之前要先买票,你们看,动物园一大早就有
人排队买票了。”这一情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
我还在从中穿插进行礼貌教育。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几和第几的
不同,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一年级小朋友非常管
用。接我又创设第个情境---照“全家福”,自然引出“
”的第题,于课前学生对左右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对于这
些问题解答还是比较出的。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涨。
3

标签: #教学

摘要:

第几的教学反思案例(精选30篇)第几的教学反思案例篇1“几和第几”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使用“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多,而使用“第几”来表达的生活经验较少。因此,两者很容易发生混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知识点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在学习本课时我利用故事和游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大量的活动场景来促进学生对“第几”的认识和区分“几和第几”。“带学生去动物园玩,进动物园之前要先买票,你们看,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排队买票了。”这一情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我还在从中穿插进行礼貌教育。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几和第几的不同,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我是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通过引导同学们说一说:(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1(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和体验“几”和“第几”,区分出5个和第5个的区别,明白“第几”是指某一个,具有相对性。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位置关系。在练习时创设多个情景,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一下子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增加了实际的体验。学生在参与中巩固了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一年级小朋友非常管用。既充满学习兴趣又巩固新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几和第几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

展开>> 收起<<
第几的教学反思案例(精选30篇).docx

共5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