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实施方案(通用33篇)

VIP专免
3.0
2024-07-25
999+
99.37KB
6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校劳动实施方案(通用 33 篇)
学校 施方案 篇劳动实 1
一、目标任务
到20xx 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8%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95%
以上,高中 段毛入学率达到阶96%以上。 施 困家庭学生 助工程, 一步完善 助体实 贫 资 进 资
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努力不让一个学生因
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扶贫重点乡镇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教
学仪器设备,为广大农村家庭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20xx——20xx 年,在扶贫重
点乡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10 所;实施学校建设项目 112 个,建筑面积 29.5 万平方米,
投资 4.95 亿元;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 35 个,投资 3556 万元; 配设备 备 1.02 亿元。实施
扶贫重点乡镇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校际间资源共享,保障人人享有公平
有质量的教育。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20xx 年起,免除建
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并优先发放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免除建档立卡
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学杂费,并优先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在全部免除中等职业学
校全日制在校生学费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校生优先发放国家助学金;对升
“ ”入我市高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生,按 绿色通道 办理入学手续,优先发放国家助学贷
款和国家助学金,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20xx 年,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
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由 15%扩大至 30%,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全覆盖。
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义务教育阶段,每人
每年补助交通费、生活费 3000 元;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
3000 元;高等教育阶段,全额补助学费,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 6000 元。20xx——20xx
年,预计实现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12000 人次,资助普通高中及中等
职业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1200 人次,资助高等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
生1000 人次。
主动与扶贫部门对接摸清贫困家庭学生名单,核准信息。在市属高校、高中、中职就
读的贫困家庭学生,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信息核实;在区县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
中、中 学校就 的 困家庭学生,由学生所在区 学生 助管理中心 信息核准;在职 读 贫 县 资 负责
外地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发公函及电子邮件的方式核准学生信息,学生所在生源地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核实贫困学生家庭情况信息。对在本市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
中 学校就 的 困家庭学生,由学生所在市、区 学生 助管理中心 落 学 减免职 读 贫 县 资 负责 实 费
工作并通过原有助学金发放体系进行补助资金发放;对在外地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由生
源地当地政府负责补助资金发放至贫困学生家庭。
(二)加强扶贫重点乡镇幼儿园建设
“ ”按照 一社区一园 的标准,建设社区幼儿园。支持贫困村充分利用农村定点中小学的
“ ”资源优势,按照 园舍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教学独立 的原则附设幼儿园,充分利
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20xx——20xx 年,新建、改扩建 19 处幼儿园。按照《山东省幼
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要求,配足配齐幼儿园师资、办公设备、玩教具及图书
等, 达不到建 准的 困村幼儿园分期分批 施改造, 足保教活 的需求。对 设标 贫 实 满动
(三)加强扶贫重点乡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
“ ”按照《日照市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方案》和日照市 全面改薄建设规
划,加快推进扶贫重点乡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
在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的同时,市、县级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市级财政投
入力度,通过财政投入、政府购买服务、PPP 模式融资、利用民间资本等多渠道筹措资
金。认真落实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教育厅《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建设有关收费的通
知》要求,对学校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
收费属于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并且有浮动的,按规定标准的 30%收取。国土资源部门在
编制年度用地供应计划时,新增用地指标、盘活的存量土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节
余指标优先用于扶贫重点乡镇教育建设项目,确保新建中小学土地指标。由教育部门牵头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建设规划、用地、经费投入等问题。实行项目
制,建立 目台 ,将工作目 化到每个 目,落 到具体 任人,分学期、分年负责 项 账标细项实责
度推进项目建设。建立月调度通报制度,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
(四)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20xx 年,确定城镇与乡村结对帮扶学校、具体帮扶形式和内容,并组织实施。凡有农
村学校的区县,全面启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20xx 年,帮扶活动在市域内全
部推开,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结对率达到 100%;20xx——20xx 年,帮扶工作深入开
展,取得明显成效,被帮扶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主要内容:实施联合教研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联合教研会议,统筹开展学科备
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科课程实施水平。利用现代教育技
术建立网络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实施管理人员挂职交流活
动,结对帮扶学校每年至少互派 1人挂职。指导受援学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
范学校日常工作,建设学校章程,提高管理水平。帮助结对学校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
方向、培养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帮助受援
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联合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培训教师,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共
建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学科技能和专业素养。每年至少开展 1项联合课题研
究。根据办学实际,向受援校捐赠本校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
图书资料等,改善受援学校硬件设施;向受援学校学生开放图书馆、功能教室、运动场
所、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必要的教师指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
享。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结对帮扶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市教
育局成立指导小组,对各区县结对帮扶、联建共建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督促落实。
(五)加强扶贫重点乡镇教师队伍建设
落实有关编制规定,对达不到标准班额的村小学、教学点,按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
“ ” “的方式核定教师编制,并按照 退补相当 的原则及时补充教师,做到缺编学校 缺编即
”补 。对于满编超编的学校,采用临时周转编制专户方式予以解决,缓解农村贫困人口集
中区域 村中小学教 构性缺 。目前,全市扶 重点 学校短缺学科教乡师结 员问题 贫 乡镇 师185
人,计划20xx 年补充 96 人,20xx 年补充 89 人。
“ ”加快推进 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
流动,城镇学校,市级及以上规范化学校,已聘高中级教师职务达到或超过岗位设置结构
比例的学校及其他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0%,其
中,初 中学高 教 和小学高 教 、一 教 交流 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的相级 级 师 级 师 级 师 轮岗
应等级教师总数的20%。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 1年以上工作经历作为评聘高级、正高
级教师和评选特级教师必备条件。
在职称晋升、荣誉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向扶贫重点乡镇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工
作的教师倾斜。20xx 年起,扶贫重点乡镇学校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可在规定比例上限基
础上上浮1——2 个百分点。
加大对扶贫重点乡镇教干教师培训力度,市和各区县统筹安排资金,积极支持乡村教
师培训,做到专款专用;加强乡村学校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参
加学历及非学历培训,提升乡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采取送教下乡、送培上门等
形式,每年选派两批次城镇教师到扶贫重点乡镇学校开展 1年以上的支教活动。
(六)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体系
以 展中等 教育 重点普及高中 段教育,努力 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发 职业 为 阶 让 .初中毕业
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xx 年,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的比例达到 60%以上,20xx 年达到 80%以上,20xx 年达到 90%以上,20xx——20xx 年继续
巩固提高。
每年 5月底前,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征求就学意愿,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就读学
“ ”校、就读专业。以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实施 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 。
“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就业档案,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开展 一对
”一 个性化帮扶。各职业院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学生自主创业,
遴选优质就业岗位,组织贫困生专场招聘活动,优先推荐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县(区)、乡(镇)、校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
多点 力、各方出力、 聚合力的教育精准扶 工作格局。市教育局成立由 若同志任发汇贫张传
组长,朱传国同志任副组长,局有关科室参加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
指导全市教育扶贫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队
伍,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主动加强与同级扶贫办的沟通联络,会同各有关部门定期研究解决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出
现的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抓好各项数据的精准测算,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
合力。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校劳动实施方案(通用33篇)学校施方案篇劳动实1 一、目标任务 到20xx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高中段毛入学率达到阶96%以上。施困家庭学生助工程,一步完善助体实贫资进资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努力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扶贫重点乡镇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为广大农村家庭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20xx——20xx年,在扶贫重点乡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所;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12个,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投资4.95亿元;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35个...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