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个人学期计划(通用33篇)

VIP专免
3.0
2024-12-05
999+
101.29KB
10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初三化学个人学期计划(通用 33 篇)
初三化学个人学期计划 篇 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
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毕业会考中取得好的
成绩。本期担任初三的化学教学任务,三个班共有学生人。这些
学生来自于城市与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
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
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
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
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
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
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增加了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内容,编
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
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
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
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
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
1
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
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
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
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
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
握”、“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
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
别对待。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记忆所
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约200 幅图表。其中有的是
集中反映某纯净物用途的,有的表现我国古代和现代工业成就
的,有的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科学家的肖像,有的
用最新的科学成就图示启发学生钻研科学的积极性。为了符合学
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除了与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地理、
物理等学科密切联系,便于教和学外,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力求
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5.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
引起学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针对学生的差异还
编了 9个选做实验及一些家庭小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
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技能,能力以
及科学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2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
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
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
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
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
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
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
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
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
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
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
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
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
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
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
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初三化学个人学期计划(通用33篇)初三化学个人学期计划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毕业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初三的化学教学任务,三个班共有学生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城市与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二、教材分析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