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免费
关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
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
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
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1
2月14 —日21 日,四川省高中 文省 骨干教 四川 范大学培 班语 级 师 师 训 104 名学员参加了我
校举行的培训。短短 8天时间,他们聆听了 10 余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我校孙雪梅老
师和另外两位外校老师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进行了精彩的同课异构。以下
是黄燕老师的听课感受。
12 月20 日上午,七中嘉祥外国 学校的大 梯教室里 一堂,四川省高中 文骨干教语 阶 济济 语
师培训在我校热情绽放。今天培训课题是对语文教学的同课异构,即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去
构造同一堂语文课。
冬日的晨雾并没有遮挡住语文课堂的阳光,湿冷的空气中弥散着语文课堂的热情。本次同
台献课的有来自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任文川老师,成都七中刘源老师和我校孙雪梅老师。
——三位老师以其敏捷的才思和深邃的才情给在座的老师献上了三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曾
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他们所教授的内容虽然相同,但是三位
老师所传递的语文教学之美却是截然不同的:绵阳中学任汶川老师对文本的深沉探索,七
中刘源老师真诚地和学生一起溯游文本,我校孙雪梅老师怀着对历史的深情祭奠让人动
容,他们的语文课堂无一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绽放的思维之光。
课堂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让学生怀着沉重的心情去缅怀那段不忍回顾的历史,
让孩子们在拥有美好的世界里去追问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让在座的所有老师也随着三位
老师的讲述找寻那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之乎者也的花园,更多的应
该是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精神感召之下有一种责任感和反思精神的阵地。
这次培训时间很短,三堂课留给我们更多的思索应是如何在语文课堂里营造更多的美,思
想之美和语言之美,人文之美和人性之美。这次的培训不仅仅是一堂堂语文课,更让我们
感受到是一场场精神盛宴,让我们向语文教学更深处漫溯吧!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2
“ ”有人说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的确,
不学习不进步实际上就是一种退步。成为一名教师已经一年了,经验增长了一些,但锐气
与进取心也磨掉不少,有时甚至觉得浸在一堆堆的作业、备课本中都喘不过气来了,更别
提还有顽劣的学生用他的懒惰和不上进触动敏感的神经。直到我参加了江苏省高中语文教
师网络培训,为我提高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从学习的内容来说,每一个专题的讲座都和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关,专家深入浅出
的讲解,课后的交流也让我深受启发,觉得有这么多的同行参与进来,发现自己困惑的问
题也让他们头疼,终于觉得学习不是一件寂寞和孤军奋战的事。
从学习的效果来说,我觉得学到的东西也能在教学中迅速地应用起来,改善自己的课堂。
比如,作文专题那一讲,老师讲了一堂如何打开学生思路的课,当时我就想这样的方法对
指导学生的写作真的有用吗?没过几天,讲解单元练习里的一个作文题时,我就大胆地尝
“ ”试了一下这个方法。那篇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是 记住这一天 ,我指导学生先
“ ”从 记 字入手讨论,再采用老师用过的方法,让学生大胆联想,看他们能想到什么,平时
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敢于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当时我就觉得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
是值得尝试的,后来看学生的习作,虽然优秀文章仍是寥寥,但至少很多学生知道了应该
从哪个角度写,可以写什么,我想这就是学习的收获吧。
其实这次的学习还给了我另一个体会,就是惭愧。当看到别的老师旁征博引,理论结合实
际,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理论积累是在是浅薄得可怜;当看到别的老师洋洋洒
洒,或做散文或诗情澎湃时,我发现自己的文笔生涩得很;当别的老师激情万丈的时候,
我有时却难免会偷偷懒,这一切都让我十分惭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论采用哪种方
式,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我都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职业。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
”联系。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
“ ” “ ”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 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要重视我们自身的写作教学。有人
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语文老师有阅读习惯,但是阅读的内容多为教学参考书籍。所以
老师要带头读书,而且读好书多读书。其次,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重视作文讲评,让学
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在语文教学观念上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不是单靠老师讲
会的,更重要的是靠他们自己学会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能力
的提高更依靠他们的实践来培养。但是老师的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
老师要讲的是学生不会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讲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在尊
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拓
展、发现与创新能力。
另外我也想谈谈,这次培训以后我以后在教学方面的目标:其次我谈谈我以后的目标:
1、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我决定在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
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他们学习。
2、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并乐于相互
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可以限时作文,45 分钟写800 字左右的文章。批改作文时可以采取
多种方法,写评语时少批评多激励,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3、及时充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
4、激发学生的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师让学生结合个人爱好,选择一些相接近的名著
阅读,还要边读边做读书笔记,记下优美文段,记下心得体会。
专家们的精辟讲座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一条宽敞的教学之路,让我们在教学中找
到了方向,找到了依据,成为我们教改之路上的又一面旗帜,从而确定了教学研究的大方
向。通过观看聆听专家们的理论见解,我再一次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不定性,趣味性,可欣
赏性,让我再次对研究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3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组织的江岸区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听了老师们生动形象
的讲解,我真的是非常的有体会,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体会整理为以下的几点,特向老师们
回报一下:
一、转变教育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
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
“ ”材新 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必修本打好基础,合理引
导学生有选择地选修,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积累,然后多写,采
取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在三个写作序列练习中,养成良好的能力。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
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
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
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形成教师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 ”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 走过场;对
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
“ ” “ ” “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 少慢差费 的病根所在。 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
”发式 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
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我们,一是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
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要落实教学的具体
“ ”环节,使过程 到位 ,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
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
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
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
五是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
习过程和方法。
三、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方法最重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指导学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
方法体系,督促运用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2月14—日21日,四川省高中文省骨干教四川范大学培班语级师师训104名学员参加了我校举行的培训。短短8天时间,他们聆听了10余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我校孙雪梅老师和另外两位外校老师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进行了精彩的同课异构。以下是黄燕老师的听课感受。12月20日上午,...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2 页
大小:68.2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