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法_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VIP专免
3.0
2024-08-18
999+
39.3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浅谈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接
受能力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
等特点,这些方面往往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教好小学数学,使学生全面发展
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适当使用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心里特点和认识事物特点,实物教学工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
用,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注意到:学生以前只学过加、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
是新的运算知识、是很陌生的概念,所以我选择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帮助
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转化到乘法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摆辅助工具时要讲究一定
的方法和技巧,如在摆小木棒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
的小木棒,以此类推再摆出两堆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出多份数目相同的,让学生觉得用加法
相加速度太慢,再介绍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快捷。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了解乘法的意识,很乐意去学习乘法。由此可见,辅助工具使用得恰
当,有利于新知识的转化,不仅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而且促进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巧设疑问。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问,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巧、技能,由理性逐步转
化为感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能
力,首先要掌握好设疑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设疑方
法。、利用比较法设疑。例如:“ ”教 两位数乘两位数 时,可以先讲解:12×5=?12×10=?为新
课开始搭桥铺路。接着再出示准备好的例题:每盒铅笔有12 支,15 盒一共有多少支?学生经
过讨论后回答。可以把 15 盒分成了10 盒和 5盒,分别算出支数,再算出总的支数。其次,通
过引导学生看书,对照比较,并设问:书上的计算方式与自己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点?两位数乘
两位数时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速度比较快?2 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书写格式是什么?这
样的比较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在自学中弄清了问题,掌握了计算方法,体会到了学习
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 堂教学效课
②果。 、通过观察事物设计疑问。例如:“ ”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把
平行四边形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形变成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变化前后的情况,提
出问题:图形的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学生回答后再提问:能否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问题,充分展
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数学 堂教学的整体成效。课
三、在游戏中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老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授知识,而让学生只是坐着听课,
有的学生精力无法集中很容易就走神,根本无法听老师讲课。如果我们抓住小学生活泼好
动的特点。以游戏和分组讨论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他 学 的 力们习动,激发强烈的学习欲
望, 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 5”的乘法口诀 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
的数字5,用这些 5的物体编成儿歌;1 只手有 5个手指,2 只手有 10 个手指,3 只手有 15 个
„„手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把这些儿歌改编成乘法口诀,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得到提
升,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只有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的参
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 的 力。根据小学生好 、好玩、好奇、好 、好习 动 动 强
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级上组织多种多样有趣
的课外活动,把数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
培养学生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
实践,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学习要多动脑筋、找窍门,学会手、脑并用。学生有了表现
自己才华的机会,同时参与意识得到提高,自理能力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
作精神、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表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发挥出学生的创新精
神。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面问题时比较流利,但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
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就不难发现造成这
种问题的主要责任者是我们教师,“ ”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 纯粹 化,而忽略了
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能够极大
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课
件。1.小王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2.小王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
而行,相遇。3.小王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4.小王和小李同时从甲乙
两地相向而行,小王先走一段路程后,小李才出发,又 一段 两人相遇。经过 时间 5.小王和小
李同时从甲乙两地向相反的方向前进。6.小王和小李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在教学中,通 多媒体 件过 课 ,利用动画人物,在课堂上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能
遇到的问题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 ” “ ” “ ”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 同时 、 两地 、 相向、 相
”遇 等数学概念。通过多媒体教学,让数学知识更贴近生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
体、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作为老师应该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进行总结,积极探索、发现,要因材施教,因不同的班 不同级类
型的学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在教学中老师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能力和
创新能力,提高学生 数学 的 厚 趣对 课 浓兴,更要正确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让小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标签: #教学
摘要:
展开>>
收起<<
浅谈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这些方面往往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教好小学数学,使学生全面发展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一、适当使用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心里特点和认识事物特点,实物教学工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注意到:学生以前只学过加、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新的运算知识、是很陌生的概念,所以我选择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从加法的意义...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