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6.7减几教学反思(精选25篇)

VIP专免
3.0 2024-08-16 999+ 63.66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数学 6.7 减几教学反思(精选 25 篇)
数学 6.7 减几教学反思 篇 1
    我觉得这本课的教学中处理较好的方面是,1、注重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一年级
 的孩子刚入学不久,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培养孩子完整地进行表达 。例如:6-4=? 学生
习惯回答 2。这是老师应强调,6-4=2 先把算式读出来,再说结果。这样每节课都注意训
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就渐渐提高了。在教课时,我让学生看图,说图意。2。注重培养学
生的思 能力。 学生根据已有的维 让 6.7 减几算式,补充出没有的算式,都一步一步地培养
他们的思维能力。当然,这节课也有我不满意的地方,在练习第 4题,学生对减法的一些
规律根本就不懂,后面还需要经常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归纳!
数学 6.7 减几教学反思 篇 2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重复记忆、题海训练、强化储
存,根本没有学生主体活动过程,新课程则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下
的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
“ ”以 课标 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一、对数学教学理念的反思 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
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
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
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
学生自主学 、探究学 和合作学 的 ,提高他 独立思考、 新思 的能力的形习 习 习 习惯 们
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1) “ ” “ ”、由过去重 教 转变为现在重 学 ;
(2) “ ” “ ”、由过去重 结果 转变为现在重 过程 ;(3) “ ”  “ ”、由过去重 问答 转变为现在重 对话 ;
(4) “ ”  “ ”由过去重 讲解 转变为现在重 引导 ;(5) “ ”  、由过去重 程式化 转变为现在重 个性
;(6) “ ” 由过去重 强记 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总而言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
改变,不仅要看教师讲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细考察学生学会和会学的程度以及学生
的精神状态。
    ——二、对数学教学设计的反思 是否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每节课的必需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要让学生在参
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的特得一些体。 这就要求教师
要以用活用好教,进行创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学习过程,充数学学习。
在设计时应更地思考学生如学,如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
交流、如合作、如何获得结;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 ”“ 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 为学习而设计 为学生发展而设计 的则,精心
好 堂,只有好的 才有可能使 堂 得生机勃勃、充 智慧、探究和 新。设计 课 设计 课 变
    —— ── ──、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是否做到生活 数学 会,有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学生
有的生活经出发,让学生亲身历将问题成数学模型进行解与应用的过
” 程。 初中生具有的生活经,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浓厚
 ,教师要巧妙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发学生强的求知欲。 例如:1商场购
时: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给予积分并抽奖活动,家赠送礼品,如?
2房贷的问题,样计算每个要还的贷款3买彩票问题等,对于已有的这些经
,如果教师能在讲识前用问题式提出来,学生定会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定会高 。学 数学知 的最 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 于社会,同 也是适劲头
 “ ”“ ”“ ”社会。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 。 合 习 结
数学教育的特点,教 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 合起来, 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 结 让
识、使课堂充满然生。学生只有尝试到用数学识解决实问题的
,他们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
体会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力。
    总之,然新课程下关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
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入探是在教学中及时的反思对我们的成有必要
的,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使我们及时地发现
问题,冷静分析与解决问题,认识理念与实践的差距能不断改进教学,更好
“ ”地引导学生 学 ;在反思中实践时,我们找到理念和行为之间的差距使新的教
理念,化为个的教学行为,对为新时期专业人才、复合人才,促进教师的
发展裨益
数学 6.7 减几教学反思 篇 3
    新课标指出: 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学生有的生活经出发,
让学生亲身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而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识的传
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学习过程;重间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得。这种封闭
的教学方式,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
切联系。自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革势在必行,学生是课堂的主,生活
才是数学的源泉,我 把本 生 的 堂 学生,从只重 知 的教学 注重学们应 该 动 课 还 识 转变为
生活 的 堂生活。我教了北京版 程改革 教材数学二年动 课 ()《对称》这一节
课,经过反复改和实践,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开始,我就用亲切的话语引入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地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具中的对称性,让学生对称在生活
中的 多 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 ,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
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自然地帮助学生完成了物到的转。让学生自体会对,通过动
让学生感悟对称图形可以通过对折比较出图边沿重合,有这样特的图
是对称的。这一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体会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察、较和交流,归
纳图是对称的,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注意发教师必要的讲
解、引导作用。
数学 6.7 减几教学反思 篇 4
    《中心 称》 的教学效果与我 的 期效果差不多。学生的配合度比应该说 这节课 设计
高。 生的研究学 互 的氛 比 活 。 习 动
    1、设计流程:图片欣赏-----中心 称 形对 图 ----- ------- 片欣------成中心
对称-------- -----练习与反----结。
    2、主要用意:通过察图学生的兴趣欣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数学
中,中心 称的美,从 片的 着手引入新 ,在 形的运 化中 行概念的教对 实图 设计 课 图 动变 进
学,在 察中思考中心 称的性 以及如何 。在例 的 注意加 中心 称的题 选 强 对 应
用。在问题设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出现问题或疑问时,强了引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过
程中问题的解决。课本的要求,我让学们欣赏受图、识,进而
理解中心 称和中心 称 形的概念,体会 称中心的位置以及意 和价 ,并感受中心 对 图 义 值
对称图与成中心对称的转化关。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欣赏察图,然后再理
解图,进一步识而把念教学中。教学时根授内容预设学生
出现的问题,强应变解决问题。以教学体,调好课本教、教学和课
注重学生实出发,上课以学生为主,强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有意识的出学生
的主体地,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间。在学生讨论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
时,注重整体的眼光中看问题,让学生学会互转化。当学生出现把对称中心这
个名 成中心点 ,我及 板 加以 。在板 中注重 写跟数学思想方法有关 强调 设计
“ ”内容,如 整体、合、分割、转化 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一定的数学思方法,做到
移默化。在遇到预设不的问题方面,充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充每个
学生的参与意 和学 情。 学生将会出 的 作估 , 上解决, 后反思。识 习 现 问题 计 课
    3、不之处:一、根学生的实况请学生一个对称中心对称的时应
分析后进行现,这样更加符合学生学情。、我对学生的营造快乐学习氛围
    今后的努力方向
    ()导学方面问题解决:体现新识中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和接受性。设计一些问题
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导学内容得以掌握能独立自学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
    ()例题分析与变式训练中的问题解决:例题分析体现数学问题的现方式,进行
变式训练。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的问题解决:课堂练习的反与反思,作问题的反与反
;学生 度与 极性的培养。
数学 6.7 减几教学反思 篇 5
    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籍,我认为继续沿用以前好的,还应积极采取
一定的措施加以改
    1、对学习后的学生,一定要让他坚持老师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习题。
有时多给一些时间让他思考,教师细心地指导他的思

标签: #教学

摘要:

数学6.7减几教学反思(精选25篇)数学6.7减几教学反思篇1  我觉得这本课的教学中处理较好的方面是,1、注重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一年级 的孩子刚入学不久,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培养孩子完整地进行表达。例如:6-4=?学生习惯回答2。这是老师应强调,6-4=2先把算式读出来,再说结果。这样每节课都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就渐渐提高了。在教课时,我让学生看图,说图意。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能力。学生根据已有的维让6.7减几算式,补充出没有的算式,都一步一步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当然,这节课也有我不满意的地方,在练习第4题,学生对减法的一些规律根本就不懂,后面还需要经常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归纳!数学6...

展开>> 收起<<
数学6.7减几教学反思(精选25篇).docx

共20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