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分析报告(通用21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118.17KB
6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调查分析报告(通用 21 篇)
分析 告 篇调查 报 1
“ ”知识创新、培养人才 一直以来都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地方本科院校
在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普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xx—20xx “ ” “ ”年)》中对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工作提出了非常明
确的要求。现在就如何落实和实施这些计划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探索和研究的
课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目前状况
某某某大学理学院,作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组织学院,在学校实行学分制改
革背景下,从大一新生中选拔 120 “ ” “ ”名学生进入 知行教改班 学习, 知行教改班 作为某某
“ ”某大学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的具体实践对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培养:
1、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阶段
以大一新生的高考成绩为基础,主要参考数学、英语和理科综合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
“ ”进入 知行教改班 学习。选拔进入知行教改班的学生主要分布在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精密仪器学院、土木建筑与工程学院和计算
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在理论教学上,通过加强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教学内容,争取达到学
生对理工科基础知识的融合,主要学习的课程有《数学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
《数学建模》、《工程物理》和《大学化学近代实验方法》。通过加强理工科基础课程的
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理科基础知识。
2、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阶段
学校把完成第一阶段培养的学生送入各专业学院进入个性化培养阶段。全方位培养学
“――生的实践热情、实践观念和实践能力,建立适合当前人才培养方案的 调研 实习 理论
― ” “总结一体化 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运用 内容多元化、方法多元化、途径多元化、考核多
”元化 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原因
1、专业特色不明确
近些年,伴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所开设的新专业也逐年增加,目前的拔尖
人才培养模式很难突出创新性的要求,相当一些专业的教学内容出现重叠性,这在极大程
度上也制约了学校拔尖人才的培养。
2、教授内容以基础课程知识为主
在某某某大学理学院的知行教改班中,虽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不能完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轻实
践、重理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即时与学生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知
识掌握程度,但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由于对拔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础课程
比较多,所以使得理论课程的比重也越来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方
法,激发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致使发散性思维方式也就无从谈起。进而使课堂教
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取得绝对优势。
3、师资配备的不合理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配备创新性的教师,某某某大学理学院对拔尖人才的教师配
备上,显然对创新性教师的配置明显不足,本该安排高水平的教授专家来担任拔尖人才的
导师和授课教师,甚至应该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参与教学。可是我校大都配备中青年教
师,虽然他们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但是科研能力缺乏,讲课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很
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分析,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兴趣降低。从而致使整个
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明显不足。
“ ”三、基于某某某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知行教改班 培养质量的提升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教师创新意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意识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
师队伍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拔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建设的目标为:建立一支以学术和专业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为主导、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
教师为主体、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验技能、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年
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科教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数量方面,必
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储备,形成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保障拔尖人才培养教
育的可持续发展。
2、发挥学科对专业的牵引作用,搭建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依托各专业硕士学科点和博士学科点,利用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学科对专业的牵引作用,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使得最新科研
成果?w现在各本科专业教改班学生的培养之中。在课程学习、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训练
的基础上,创造软硬件条件,开设课题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课,将教师科研课题的部
分研究内容作为教改班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引导教改班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搭建学生
实践创新平台,加强教改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积极开展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与交流活动
“ ” “ ”加强拔尖人才培养教育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与交流,坚持将 走出去与请进来 相结
合,积极参加国内外拔尖人才教育教学研究交流讨论会,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来本校做报
告,发表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充分交流拔尖人才培养教育
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积极申报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成果奖,
宣传、推广学院的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提高
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分析 告 篇调查 报 2
我们总感到客户不够,原因是我们吸收的新客户太少,还是因为我们流失的老客户太
多?
我们的客户出现流失,吸收新客户却变得越来越难,到底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我们总感觉成本太高,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几倍,我们追求的
是市场份额还是客户份额?
结识了新朋友,忘记了老朋友;
奖励了新客户,冷落了老客户;
新客户在流入,老客户在流失。
“ ”就像一个 漏斗 ,为了保持漏斗的一定盛水量(客户量),要弥补不断流失的老客户就
要不断地注入新客户。
”仅仅堵装漏斗 是不够的,必须更换经营的思维模式:由以提供金融产品为中心转向
以客户为中心,一方面应对客户现时的需求,尽可能的推出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
过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从另一个角度促进银行的发展。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行推出了本次有奖客户问卷调查活动。
问卷调查重在执行
本次有奖客户问卷调查活动自 XX 年3月份开始正式运作规划,XX 年5月正式下户走
访,截至 6月为止本次调查采取定向下访,柜台发放,电话预约等方式。共下访客户 93 户,
回收有效问卷50 份,其中尤为可贵的是收到附卷建议27 条,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数
据,标志着本次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顺利结束了。
新业务名声渐响
“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 知道 或经常使用 pos 机的占
2%,atm 机占25﹪,如意卡等我行近年来推出的新业务占 50﹪,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仍然
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仅仅是知道业务名称,对其具体操作和服务内容知之甚少。有 38%
“ ”的人对如意卡业务听说但不清楚 。在代收费业务上是占41%,在电子汇兑业务上为
32%。也就是说,在全部知晓这些业务的被调查者中,有将近37%的人并不知道新业务的具
体内容及操作。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只有50%左右的被调查者清楚银行新业务的服务内容
和操作,在电子汇兑业务上被调查者了解程度最高,68%的人了解这项业务的具体内容,
这不但是客户业务的需要,还应归功于我行在客户中广泛深入进行宣传的结果。
客户认为最有可能使用的金融工具多数选择了全国银联 48﹪和网上银行34﹪,手机银
行占24﹪,表明我行客户认为未来银行能否为用户提供全面和自主及时的服务是将来发展
的趋势。
客户对我行服务的期许与展望
在我行前期职工内部进行的调查中,我行职工在客户看重银行哪方面服务中,46.6﹪
选择结帐准确及时,20﹪选择上门服务,13.4﹪选择礼貌待人,选择理财帮助和专业知识
的各占10﹪,20﹪选择上门服务。这与客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既有重合也有不同之处,其
中34﹪客户看重专业的银行知识,70﹪选择礼貌待人,70﹪选择结帐准确及时,20﹪选择上
摘要:
展开>>
收起<<
调查分析报告(通用21篇)分析告篇调查报1 “”知识创新、培养人才一直以来都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普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现在就如何落实和实施这些计划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目前状况 某某某大学理学院,作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组织学院,在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从大一新生中选拔120“”“”名学生进入知行教改班学习,知行教改班作为某某“”某大学拔尖人才培...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