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精选7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55.16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精选 7篇)
社会 告 篇专业 调查报 1
小学阶段要想打好学生一生成长的底子,不仅要让学生逐步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让他们掌握好学习的基本方法。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时期,学习态度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习成效,直接影响学生个性与人格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学生
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对人的一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
习惯的养成,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掌握的多少,远远大于学习成绩的好坏。根据我们平时
的观察、了解,目前我市小学中的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生
活习惯,因而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动力。为了改变现状,寻找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
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深入本市第 XX 小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我市第 XX 小学当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生活情况的调查,真正探
究小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
并根据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改
进,并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X年X月X日至 X月X日, 两个月, 行相关 。 地点:历时 进 调查 调查 XX 市
第XX 小学
调查对象和范围:随机确定二年级至六年级中各一个班级作为课堂教学和作业情况调
查对象;随机选取二年级至六年级中 187 名学生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随机选取二年级至
六年级中 36 名学生进行访谈。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本次调查采取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
“ ”式。 问卷法 共设计 35 个问题,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生活情况等方面的内
容。调查问卷采用无计名的方式进行,并在调查前向学生讲明了调查的目的、意义,尽量
消除学生的顾虑,保证调查的质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学生分两组进行分析:小学 2
—3 年 一 ,小学级为 组 4—6 年 一 。级为 组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学习态度方面
在调查问卷中有四道题目是关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
1。上课时你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吗?在 187 份调查问卷中,有 40%的学生是积极
参加的,有 57%的学生表现一般,还有 3%的学生不参加。
2。在课堂小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现怎样?(A积极发表意见;B认真倾听他人的意
见;C不参与)
3。课堂上你会认真倾听同学回答问题或老师讲解吗?(A会;B有时会;C不会)
从以上的两道(2、3“题)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 认真倾
”听,但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发表意见的学生为数不多。
以上的三个方面,问卷结果和我们的听课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学生听课率还比较高,
大部分学生听课都比较认真,而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多;主动参加各种
学习活动和被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各占一半。在学习态度方面,通过和老师的
交谈还了解到:勤学好问的学生在一班中大约占五分二,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
刻苦精神。
调查问卷的第 4道题目是:
你最喜欢哪一门学科?(A语文;B数学;C英语;D美术;E音乐;F体育;G其他)
本题目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兴趣情况。从调查问卷和我们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最喜
欢的学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们最喜欢的老师任教的哪一个科。例如在调查的三个班
中,其中有一个班的体育科、另一班的音乐科是学生欢迎的,其次才是语文、数学科。学
生之所以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是因为这个老师的课上得好,生动、有趣。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调查中发现,在 120 张调查问卷中有 47。5%人认
为上学为了爸爸、妈妈或者是自己,有 43 人根本就没想过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只有23%的
同学认为我们是为了将来建设祖国、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这说明有一大部分学
生没有远大的理想,他们说不清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他
们是为父母、为老师而学习,或者认为是为个人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而学习。并且在接受
调查访谈中有 18%的学生有厌学情绪。
(二)学习习惯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80% “以上的学生在 课堂练习
” “ ”能独立思考完成后等候展示思维过程 ( 等待同学或老师说了再做 的学生只占 10%);
75% ”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有 75%的学生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大部
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等。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作业习惯部分比较差。我们检查了 5个年级中 6个班级小学生的语文、数学
作业,其中有 4个班级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做得比较好,还有 2个班级的学生作业质量普遍
比较差,表现在字迹不端正,随意涂改,不整洁,正确率不高。听课观察:写字的姿势不
“ ”正确,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 一尺一拳一寸 做到的学生
不多。
2“ ” “ ”。预习、复习习惯尚未完全 定型。调查问卷显示,做到 经常预习、复习 的学生
占27% “ ”, 有时预习、复习 的学生占52% “ ”,老师布置就会预习和复习 的学生占21%。通过
我们与老师、学生的交谈,了解到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学生能自觉对学
科内容进行预习、复习的习惯尚未形成。
3。部分学生缺乏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听课观察:例如语文课,教师要求读
完课文后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已的意见,但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学生为数不多,
“ ”大部分学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师提问便 沉默是金。有的课堂上表面热闹,有问有答,实
际情况是除了几个优秀的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外,不少学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学或老师的
答案,或是随声附和,自己根本不动脑筋思考问题。
4。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调查问卷的这所小学中,二至六年级
的187 名学生中有 75%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有 84%的学生家长支持孩子看课外书,有 45%
的学生几乎每天看课外书。从调查结果看,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呈上升趋
势,但家长的支持率呈下降趋势,阅读时间也呈下降趋势。
(三)生活情况方面
1。从学生回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反映出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不轻,尤其是高年级学
生课业负担尤为繁重。调查表明小学 2—3 年 学生有级77。6%的学生可以在 1小时之内完
成作业,16。1%的学生要用 2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4—6 年 有级55。9%学生可以在 1
小时之内完成作业;有 43%的学生要用 2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正不断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视野。游戏不
仅被电子化,而且被网络化。网络和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
能制约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弱,猎奇心强,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对社
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受到不良影响也最为严重。当然通过网络,学生也
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18%以上的学生上
网的目的就是玩游戏或聊天,更有4%的学生期待着发生网恋。
3“ ”。家庭 两极 教育。据我们了解,目前好多家庭在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上普遍存在着
两种情况,一是望子成龙期望值高,巴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成绩比别人优异,以后能考上重
点中学乃至大学,将来可以出人 地。家 的 一想法在学生的 卷 中明 地得到了头长这问 调查 显
反映。在家长们看来,要实现上述目标,现在就必须让孩子拼命学习,除此别无选择。于
“ ”是乎,频频请家教、 陪读 到深夜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更有甚者,节假日
里竟然把孩子关在家中,不得外出一步,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两个字:学习。沉重的高压式
学习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孩子没有时间思考,甚至连跟父母交流的机会都很少。试
“ ”想,一个原先喜欢学习的人,如果长期受到这种不和谐的外力 作用,他的学习兴趣和积
“ ”极性不受到挫伤那才怪呢!另一种情形则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倾向又开始抬头。好些家长
认为,现在孩子读书,要么将来能考上大学,继而找个好工作,否则读与不读无啥两样,
时下找工作还不是靠关系和碰运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
的家长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我们知道,人都具有惰性,家中的孩子在无人管束的情
况下,他们往往就表现出贪玩、顾不上学习等一些常见的天性来,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业
成绩越来越差,最终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也就不足为奇了。
4。日常生活中不能完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接受调查访谈中的大部分学生,
日常起居中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父母代 ,甚至有劳13。2%的学生鄙视劳动,47%
学生没有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活,28%的学生表示父母不让参与做家务。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精选7篇)社会告篇专业调查报1 小学阶段要想打好学生一生成长的底子,不仅要让学生逐步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让他们掌握好学习的基本方法。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时期,学习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成效,直接影响学生个性与人格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对人的一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掌握的多少,远远大于学习成绩的好坏。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了解,目前我市小学中的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