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
 
                                        VIP专免
            
                3.0
                        2024-07-11
        999+
                        50.13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通用 7篇)
黄帝内 心得体会 篇经读书 1
    想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黄帝;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先看看《黄帝内
经》。
    黄帝诞生于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初
“祖。《黄帝内经》记载: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
”登天。 黄帝一生下来就聪慧灵气,小时候就善于言谈,悟性超强,稍大后就无所不通,
敦厚敏捷,成年后便登上天子之位。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被后人尊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他发明了轩冕,故又称之为轩辕黄帝。
    书归正传,《黄帝内经》是我们最早的医学典籍,可以说是中医的始祖。至于成书年
代,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先秦黄帝所作;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后人所作;也有人认为
是在两汉时期成书,这些问题先不去讨论,咱们还是开始分享末学学习经典的一点心得。
    《黄帝内经》采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般是黄帝问,岐伯答,岐伯是上古时代最著
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被后人尊为中医始祖。在《黄帝内经》中,被黄
“ ” “帝尊为天师。在《黄帝内经》开篇 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第一段话就是: (黄帝)乃问
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个是黄帝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够长寿,活到一百多岁,行
动还没有衰老现象,而现在的人,到五六十岁,就已经开始衰老了呢?下面就是岐伯精彩
的回答了,大家有缘可以看看原文,末学在这里只是简单总结一下岐伯回答的两个要点:
    一,要懂得养生之道。上古之人,都比较了解养生的学问,能够效法阴阳之道,并采
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饮食有节,作息有常,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才
使身体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伤害,活到人类应有的年龄,一百多岁还行动自如,没有衰退的
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现在的人则不同。贪图享受,纸醉金迷,耗竭精气,元气消散,再加上饮食无度,
作息颠倒,工作紧张,压力巨大,生活全无规律,导致现在人五六十岁就开始衰老,甚至
有的人,还活不到五六十岁就猝发疾病死亡了。
    二,好的心态是关键。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百姓:要不贪不求,在思想上安闲清净,
无忧无惧,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又时常教导人们一些躲避四季病邪入侵的常理。
    所以,那时候的人,心态平定,人心朴实,虽然参加体力劳动,但不知疲倦,因为心
态特别好,吃什么饭都香,穿什么衣服都很舒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安然自得,也不会
因地位的尊卑而产生嫉妒羡慕心理,更不会因身外之物而干扰内心的清净,这正符合自然
无为的养生之道,所以他们的身心都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才能颐养天年。
    再看我们现代的人,正好和养生之道相反,我们每日为物欲所累,人心浮躁,一心只
向外求,想着赚钱,吃喝玩乐,喜欢攀比、虚荣,追求名闻利养,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很
难安定下来,多欲多忧,寝食难安,精神外泄,病邪就会伺机入侵,所以现在的人就很难
活到一百岁以上了。
    “ ”最后总结:真正的养生是养心,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甚至于连养生 这个
概念,都不能执着。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生非常流行,养生的方式也是五
花八门,各种各样。但是过犹不及,有的人越养生,反而越不健康,就是因为太执着这个
“ ”身体,把身体的健康看的太重了,俗话说 怕什么来什么 ,你越是担心健康出问题,有时
候它就越容易出问题。
黄帝内 心得体会 篇经读书 2
    “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
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
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
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瞬间云消雾散。最近,开始读《黄帝内径》这本书,主
要是关注身体的健康,而真正读进去后,才发现这本是不仅仅是对身体有意义,在一些生
“ ”活方式和精神层面,又兼容了传统文化的一些 中和之气 ,达到养身修心的目的。
    《黄帝内经》这本书家喻户晓,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究,
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
态。《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
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
“ ”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
大论,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
让人受益无穷的。
    “ ”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 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
“ ” “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只有真的做到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才能 春
”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
“ ”要 法于阴阳 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
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
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再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
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
习惯,更要注重自己情绪的调节。
    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
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
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
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其中一些理念值得践行。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
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
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静下心来,从读《黄帝内经》开
始吧!
黄帝内 心得体会 篇经读书 3
     《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
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
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
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
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
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
 疼痛,头晕不适。 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
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俞在颈项。针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
每分钟接近150 次,持续了近30 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
60 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
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
痛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 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
如常。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
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
叫120 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从事药材生意的病人,广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为肩背疼痛近1月,在北京协和
医院照片,MR 检查,均未见异常,局部打封闭,贴膏药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
见改善。回广州后约出来吃晚饭,餐桌上见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狈的样子,连声说对不
起,他夫人说感冒很长时间了,把他嘴上的烟拿掉,还暗示要我告诉他抽烟会加重咳嗽。
其实自从见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疗取穴已了然于心。于是选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用泻
法,患者痛得哇哇叫,不到 2分钟拔针,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症
状全消失了。我也点了一支烟,顺手给他一支,边聊边抽烟。这哪与抽烟相关啊。西医可
是讲抽烟与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关性啊,记得在老家有的抽烟,活到九十多也未见咽喉
炎,气管炎及肺癌的,有的从不占烟酒,50 多岁也一身的病啊。其实他只是肺经外感风
寒,是肺经的问题,针刺肺经鱼际穴,针到病除。病人觉得很神奇,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
 在几千年前就在《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记载了该病的治疗方法:西风生于秋,病在
肺,俞在肩背。
     还有关于脾经病和肾经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以西医命名的疾病, 也取得了较好的疗
效,在这里就不举例了,只是想说明一点,想学好中医,做一个名理的中医,临床疗效好
的中医,无论您走遍千山万水,访遍五岳九州的名师,您终究还得回来温习我们共同的的
经典:《黄帝内经》。
    这只是《金匮真言论》中的一小段,读了,也经常用,常常收到针到病除的临床疗
效,很多病友说我看病用药取穴很随意,但见效快,疗效好,对西医的同一个病,能用很
多λѨ,很多方法治疗,很难学,也难看懂的,其实我只是继承了中医学先祖的一点点
摘要:
                        展开>>
                        收起<<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黄帝内心得体会篇经读书1 想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黄帝;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先看看《黄帝内经》。 黄帝诞生于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初“祖。《黄帝内经》记载: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一生下来就聪慧灵气,小时候就善于言谈,悟性超强,稍大后就无所不通,敦厚敏捷,成年后便登上天子之位。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他发明了轩冕,故又称之为轩辕黄帝。 书归正传,《黄帝内经》是我们最早的医学典籍,可以说是中医的始祖。至于成书年代,一直很有争议...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