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免费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通用 12 篇)
德 的心得体会 篇师 师风 1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
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
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
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
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孩子们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
人"、"全面发展的人"。
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为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
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
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
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益出于此。师德不但
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安其学
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
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
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
冷静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缠万贯,风流潇洒,也要看到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甚至丢了小
命的。他有他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教师就要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做不好人
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
转变理念,迎接挑战。我们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
经济。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
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
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
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迎接"课
改"。过去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
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
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
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而我们,再
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
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
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
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
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
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
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
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
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在 21 世纪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
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
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在本世纪,传统的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将更多的在思维方式
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学生以指点。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
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
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合
格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才能去迎接一个
新的挑战。
德 的心得体会 篇师 师风 2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
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
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
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
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
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
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
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
“ ”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导下,坚
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
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
师。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
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
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
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
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
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
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
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
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对照教师法等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
“ ”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
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
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要结合教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宣传知识来源于实
践的观点。告诉学生任何知识、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类总结生产实践获得的。告诉学
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具有为人民
“ ”服务的本领,我们 提高全民的素质 的伟大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
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有
所作为,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
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
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
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
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
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
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
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
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
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
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
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
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引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
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
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
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
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
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
“ ”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 言传身教 ,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
标签: #心得体会
摘要:
展开>>
收起<<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德的心得体会篇师师风1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孩子们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为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作者:文海小编2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16 页
大小:58.6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