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精选19篇)

VIP免费
3.0 2025-08-22 999+ 52.52KB 3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精选 19 篇)
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 篇 1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 1179 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出任
南康知军,全面复兴了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后世书院的楷模,他所
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被后人奉为准绳,影响波及海内外。
元明清时期,书院屡毁屡建,经久不衰,鼎盛时期生员达到千余
人,房屋三百六十多间。千百年来,白鹿洞书院为传播文化、发展
教育、培育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和"海内
书院第一"。
白鹿洞书院作为千年学府,留下了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原始
生态的自然景观。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有宋元以来天下书
院最多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有古树参天、泉水叮咚、鸟语花香、冬
暧夏凉的优美环境,有吃、住、行、游配套服务的设施设备。古老
的书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惠顾,参观
游览,投资开发。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
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
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
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
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
院、南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1
书院的始人追溯到唐李渤。南唐升元四年(940),
南唐政权李渤隐居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
学"。这一所与金陵()国子监相类似高等学府。
年,江乡贤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
始,不久即废到著名学家朱熹重书院之后,白鹿洞书
院才名国内。朱熹不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
书院规章制度
《白鹿洞书院教》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知、诚
修身家、国、天下"一套家经基础的教育
思想,而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建社会百年书院学的式,
教育史上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 篇 2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之盛济济焉,彬彬
"与岳麓书院一,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元代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的一次维修为正
元年(1436),以后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
清代,白鹿洞书院有多次维修,学不。19 世纪末期,
政治、经发生急剧化,出了教育改热潮
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
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
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
蒋介石准备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
2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系列措白鹿洞书院保护
维修。1959 年为江西物保护单;1979 年成立庐山白鹿洞
物管理;1988 年公为全国重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
保护区,年设作为学术研究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
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
在,白鹿洞书院已形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
接待园建设五位一综合管理体制
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 篇 3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系统地
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弊端,
行、创办出新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学生的育的教
以及全位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急需备的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建中国后
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学所行的样榜
也就是从此白鹿洞书院开始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
之首的美誉。
在的白鹿洞书院的山面积有三千亩,其中建筑面积
3800 平方米整个书院沿贯道溪而建,座北朝,尚有五
筑。在白鹿洞书院里至今有遗存着 150 块历代碑刻和多摩崖
石刻。这都是能感受当年书院厚的文化气息地方
3

标签: #导游

摘要:

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精选19篇)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篇1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出任南康知军,全面复兴了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后世书院的楷模,他所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被后人奉为准绳,影响波及海内外。元明清时期,书院屡毁屡建,经久不衰,鼎盛时期生员达到千余人,房屋三百六十多间。千百年来,白鹿洞书院为传播文化、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和"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作为千年学府,留下了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有宋元以来天下书院最多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有古树参天、泉水叮咚、鸟语花香、冬暧夏凉的优美环境,有吃、住、行、游配套服务的设施设备。古老的书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惠顾,参观游览,投资开发。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1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

展开>> 收起<<
九江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精选19篇).docx

共31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