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评课稿(精选10篇)

VIP免费
3.0 2025-08-11 999+ 54.56KB 3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认识图形》评课稿(精选 10 篇)
《认识图形》评课稿 篇 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 39—41 页的《认识图形的面积》。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认识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进行的。学好这部分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大小的实际
问题的过程,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等活
动,感知面积的含义。
2、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图形的面积:过程目标通过探索、
交流、比较、评价。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
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
3、情感性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的价值以及在
生活中的运用,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与关键重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难
点: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关键: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
1
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中获得丰
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具
盒、硬币和剪刀。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在教法的运用上,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并结
合本节课的实际,我采用观察比较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
法,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
(二)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
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
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已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
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
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画一
画”等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体现“做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程序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教
学”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
要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我特计以下的教学程
序:
教学
教学内容
计意图
2
游戏激趣师生涂。通过比赛来新课,
一方面以来激发学生趣,活堂气氛一方面让学生建立
图形有大小的概念,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理准备。
活动体验,认识新知 1、感知面积概念主要让学生从分门别
,对比较中认识平面图形有大有小,为平面图形的面积作
(1)看图找朋友(动手操作一);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2),比一比(动手操作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分利
用书本的主题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与并体验
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
(3)归纳
课题物体的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学生通
过观察、比较、获得多感性认识,在基础上,象出面积概
便水到渠
教学
每个同学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并通过思性的评价,
炼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
计意图
实践用,巩固反馈 1、基础性习(1)下面方哪个图形
面积大?(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3)说
一说每种颜色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2、展性习(1)画图活动
在下面的方画3的图形,使用它们的面积等于 7 个
的面积。(2)展示学生作,交流发现面积相同的图形以有
3
摘要:

《认识图形》评课稿(精选10篇)《认识图形》评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9—41页的《认识图形的面积》。(二)教材地位和作用“认识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部分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大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感知面积的含义。2、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图形的面积:过程目标通过探索、交流、比较、评价。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3、情感性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的价值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用数学的乐趣。(四)教学重、难点与关键重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难点: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关键: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1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具盒、硬币和剪刀。二、教法和学法(一)教法在教法的运用上,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采用观察比较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二)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已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

展开>> 收起<<
《认识图形》评课稿(精选10篇).docx

共30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