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通用9篇)

VIP免费
3.0 2025-08-08 999+ 49.67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5 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通用 9 篇)
2025 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 篇 1
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说是南京城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年为
了迎接孙先生灵柩,南京修筑了第一条柏油马路—西起中山码
头,东至中山门,长达 24 里的中山路。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
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同时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门朝阳门,
并改名为中山门。在中山门到中山陵之间还修筑了一条陵园路。
如同巴黎人以香榭里舍大道为骄傲,纽约人为第五大街而自豪一
样,南京人对自己城市美丽的林荫大道最是得意。而这条长达 3
公里的陵园路无疑正是南京林荫道的最佳代表。在这条“绿荫长
廊”两侧,种植着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树——梧桐。人们习惯上称
它为法国梧桐,但追根溯源起来,它可是我们中国的“土特
产”,只因当年法国人将它从云南移植到上海法租界,才得了现
在这么一个土洋结合的名字。
车出中山门,沿陵园路行驶,终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
场。大家请,朝南看,广场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台。台上那尊双
耳三足的紫铜宝鼎,重 5000 公斤,高 4.25 米,腹径 1.23 米,是
中山陵纪念性装饰之一。此鼎铸于 1933 年秋,由广州中山大学全
体师生和戴季陶捐赠。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
山大学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
1
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楹门的石牌
这座牌建于 19311933 年,高 12 米,17.3 米。建用的
是大块花岗岩,但用的是中国传统木。大家
头可以望见坊额正中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孙先
生的手出自唐韩愈道》“博爱之为仁”一说孙
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宇送人。孙先生生以大的博爱精神致力
阶级民革命,为民族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
字正是对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
2025 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 篇 2
走过道,跨过陵门,那连绵不断的台阶映入
眼帘拾级而上, 来到第五层平台,可以看一对大铜鼎,上
刻“奉安”字样,是当时上海特政府捐赠的。大家仔细
看,会发现在左边那个鼎面有两个。为这样呢?原来这
1937末日军攻占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换句话说,这两个
是当时留下弹坑。如今虽早已过境迁,但这两个弹坑时时
提醒我们莫忘。终于顶处的大台。微风徐徐,此处阵
阵松涛更觉伟然正气与 这 392 ,高
70 米,总计有大10 个台。更妙的是,从下向上看时一
,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平;各位现在朝看时,却反不见
,只见平台。一路行,“高山仰止行行”,虽不能
至,心向往之,敬仰情不禁油然而生。
2
来到顶处祭堂祭堂以云南产乳白色铺地
内有直径 0。8米的黑色12 根,四周墙壁下嵌黑色石。
大家可以看东西两刻的孙中山手书《建国大》全
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的石刻全身坐像高 4。6米,
2。1 米。这座雕像是当时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
斯基受孙中山筹委会,用意大利白刻而,并
于 1930 年塑成后从巴黎至中山陵的,全150
像下四面的六幅浮雕截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幅画面。
它们分别“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
”,“国会授印”,“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看着
光辉业绩,我中无比敬佩
如今,为在海内外享盛誉游纪念胜地,中山陵
着来自各地的无数炎黄子际友人。人们怀着对中
山先生精神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为大
、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前海的现,海内外炎
黄子期盼一、繁荣昌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刻,倘若孙先生也必含笑眠!
2025 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 篇 3
各位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山陵。它于 1920_年1月15
时三年220 银元,于 1920_春竣工
孙先生的体是 1920_6月1这里的。个陵
83600 米,主要建筑由牌道、陵门、碑亭
3

标签: #导游

摘要:

2025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通用9篇)2025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篇1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说是南京城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年为了迎接孙先生灵柩,南京修筑了第一条柏油马路—西起中山码头,东至中山门,长达24里的中山路。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同时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门朝阳门,并改名为中山门。在中山门到中山陵之间还修筑了一条陵园路。如同巴黎人以香榭里舍大道为骄傲,纽约人为第五大街而自豪一样,南京人对自己城市美丽的林荫大道最是得意。而这条长达3公里的陵园路无疑正是南京林荫道的最佳代表。在这条“绿荫长廊”两侧,种植着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树——梧桐。人们习惯上称它为法国梧桐,但追根溯源起来,它可是我们中国的“土特产”,只因当年法国人将它从云南移植到上海法租界,才得了现在这么一个土洋结合的名字。车出中山门,沿陵园路行驶,终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大家请,朝南看,广场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台。台上那尊双耳三足的紫铜宝鼎,重5000公斤,高4.25米,腹径1.23米,是中山陵纪念性装饰之一。此鼎铸于1933年秋,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戴季陶捐赠。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1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楹三阙门的冲天式石牌坊。这座牌坊建于1931~1933年,高12米,宽17.3米。建坊用的都是大块福建花岗岩,但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形式。大家抬头可以望见坊额正中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孙先生的手迹,原出自唐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一语,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宇送人。孙先生毕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2025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篇2走过牌坊,顺着墓道,跨过陵门,那连绵不断的台阶映入我的眼帘。拾级而...

展开>> 收起<<
2025年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通用9篇).docx

共20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