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精选3篇)

VIP免费
3.0 2025-06-03 999+ 40.17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小学《论语》读后感 600 字作文(精选 3 篇)
小学《论语》读后感 600 字作文 篇 1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
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
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
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
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
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
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
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
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
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
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
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
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
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1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
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
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
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
力实现的目,不断的学习,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德,这是
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些凡人是永远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但每
一个人也许都可以到一个新的自
小学《论语》读后感 600 字作文 篇 2
读完《论语》,坐着迷茫中,《. 秋水》中的一
话,心头 “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
禽兽弗能贼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祸福
去就,莫能害之也。”
孔子在中上的角色是什么?
是一在文化封冻河流用肩膀奋拉船夫,是一
在“人”与“专制”之间撑船摆渡人。
一个自的思想家,却因为世束缚、统治的变迁或被哄
抬或被蜚斥己一生在困境中不得志的“仁”的理想。
好心人一直在呼吁同者,却又总是将至德者者之
,似天生不范围实,世间多者都因为
人的分享、争抢排挤而成了最者。
2
孔子就是最例证
论理想时,那浅浅的一句:“吾与点也!”(“莫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人,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所包含的已然淡漠的不得志,又怎能喟叹?
《论语》中并华丽辞藻,而是质朴的道理和,以
身作想身
有这些品格展露,而习淡漠我们却很如此清晰
看待。也许华夏血脉里,正有“子“的子,是经过孔
至德者的吐纳,将它凝固住了,现之以字,代代
许至德者抱怨过字行间,只能隐约看见孔子
影绰绰的无得有人曾说半部论语。“有一
《论语》的孔子,留下的却有无隐忍
小学《论语》读后感 600 字作文 篇 3
《论语十》主要两大方面:一是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
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处世人,教
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中有几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的是学习方法思是:温
旧知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对这话有较深的体
:我起小学时的本来习,每次复习后,就会以前
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发现一以前不曾注意
新的知此可见习的要性,乐而不为
3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小学《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精选3篇)小学《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篇1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1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小学《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篇2读完《论语》,坐着发呆,迷茫中,《庄子.秋水》中的一句话,浮上心头。“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

展开>> 收起<<
小学《论语》读后感600字作文(精选3篇).docx

共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