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特辑学习心得(通用25篇)

免费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特辑学习心得(通用 25 篇)
青年大学 第十季特 学 心得 篇习 辑 习 1
1950 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 月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付雁作为一名机要干部,向东
北军区报到,随后作为第一批赴朝鲜人员去朝鲜,在志愿军总部担任一名话务员。
这时候,他才 16 岁。
抗美援朝,志愿军官兵牺牲很大。但是,付雁因在志愿军总部,没有上前线,加上又
是话务员,个人的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他也经历了好几次的惊险时刻。
首先是在赴朝路上,他与 22 名机要干部乘坐汽车进入朝鲜。一次,汽车行驶在公路
一个拐弯处时,突然前面一颗炸弹爆炸,冲击波很大,汽车颠簸了几下,除司机受了一点
轻伤外,其他的人虚惊一场,毫发无伤。
为什么?
公路拐弯处前的一个山头,挡住了飞舞的弹片。
——三天三夜后,他们抵达志愿军机关所在地 大榆洞,随后,再被安排乘坐汽车去前
勤指挥部报到。一路上,飞机不停地轰炸。晚上,大家昏昏欲睡时,突然又一声巨响,一
颗炸弹在不远处爆炸,驾驶员头部和胸部受重伤。
而其余的八人个个完好,其中也包括付雁。
以后,付雁又两次历险。
那是在第五次战役前夕,因为前方一直在激战,话务员每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经常
是敌机在头上盘旋,他们照常工作。一天,大家正在吃晚饭,敌机突然出现,狂轰滥炸,
付雁和大家立即往山沟转移。
结果,在途中,通讯员小韩不幸中弹牺牲,年仅 18 岁。
其他人安全无恙。
因为工作太忙,睡眠不足。付雁等话务员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睡上三四个小时。一
次,他在烛光下带着棉帽工作,不知不觉睡着了。结果,烛火把棉帽右边的护耳烧着了,
把他右边的头发和眉毛烤焦了一大块。
这是付雁在朝鲜唯一的一次受伤。
付雁是丹东人,自幼丧父,家中有四兄妹,他是老五,母亲最喜欢他。1953 年朝鲜停
战了。因为他离家较近,领导照顾他,给他批了 10 天假期回国探亲。
付雁是三年前被东北军区到学校挑选机要员,被选中参军的。当时母亲知道后,舍不
得他走,心里难受,但没反对。
1950 年元旦前四天,付雁离家正式去学校了。在离家前的那个晚上,母亲彻夜未眠,
一面流泪,一面为他准备了几件衣服。第二日,她冒着寒风,踏着白雪,满含热泪,把儿
子送上了火车。
这一次请假回家,可以见到自己的母亲了,付雁很高兴,带上了立功喜报,还从战友
那里借了一些钱,准备孝敬母亲。
可是,他回到家后,哥哥和姐姐们虽然很高兴,却表情异常,似乎都在躲避什么。付
“雁突然预感一种不祥之兆,便追问: 母亲呢?”
“ ”母亲已经病故两年了。 大哥说。
“接着,大哥告诉他: 你走后,她就一反常态,情绪始终不好。后来,听说你上前线
‘去了朝鲜,整天坐卧不安,神魂恍惚,天天念叨你,见到当兵的就问: 我家春子(付雁的
小名)呢?’她还说要去沈阳看你。三个月后,1951 年初,她发展到不吃不喝,最后经医院
抢救无效于 2月10 ”日逝世。你在朝鲜打仗,我们也无法告诉你。
这真是晴天一声大霹雳!付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二天,他在母亲的墓前整整坐了三个小时。
随后,假期还没结束,他就带着终生的愧疚返回了朝鲜。后来,付雁在部队中干了一
辈子,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干部。
70 年后,付雁还忘记不了自己的母亲。在纪念抗美援朝 60 周年时,他含泪向人们讲
述了母亲当年不吃不喝而死的往事。但是,他坚定地说:
“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不能变。
青年大学 第十季特 学 心得 篇习 辑 习 2
70 年前,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悍然派兵武装干涉、侵略朝鲜,罔顾中国政府多
次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前。
当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
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担当起保卫和平和保家卫国的
历史使命。
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
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
伟大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正如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
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
”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中朝两国人民、军队英勇顽强、浴血奋战面前,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同朝中
“方面正式签订军事停战协定。其指挥官克拉克沮丧地说: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
”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一战扬名。我们御敌于国门之外,既避免国土遭受战火的荼
毒,更通过这场战争,使人民军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一
大步,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轻易地欺侮和侵犯中国。抗美援朝无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豪感,获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盛赞,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敢于维护世界
和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享誉全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
“道: 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
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
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这一仗的成果:一是打出了一个几百公里的安全纵深,扼制住了美
帝国主义扼杀新中国的狼子野心;二是打出了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建设大环境,维护了东方
与世界和平。中国的国威、军威得以在全世界树立,中国人民真正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历史意义。
青年大学 第十季特 学 心得 篇习 辑 习 3
从小到大,逡巡在书本、报纸、信息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词语,它们一点儿也不要
—— ……冗长,有着古典的音韵 将中华浩荡灿烂的几千年文化,一一拨弄,奏响
它叫成语,我从未重视过它。
原先我一直认为,像成语一类的中华传统文化都是晦涩难懂而不愿展卷一读的。
单拿成语而言,我自小就计不喜欢成语,总觉得那四个字四个字都读着生硬又别扭。
“ ‘ ’孩提时,我常常问父母: 这些词明明可以当作一个句子来读,为啥要把它压缩 成四个字
呢?很不好记诶!”妈妈就会告诉我,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就会沉醉其中;爸爸则陪我一
“ ”起学成语,告诉我成语的绮丽。但幼小的我从不领情,爸爸一说成语是,我就不干了,
大声哭闹着不要听不要看,任凭父母如何哄都无济于事,他们只好作罢。
然而,当我长大了,随着学习的需要而翻起《新华成语词典》时,我却对成语产生了
——热爱它们,是有其魅力所在。成语在我身旁留着古韵,衣香鬓影地应和千年曲调。
特别是在 20__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一下子吸引
了我的眼球。每到周末,节目播出前,我一定早已将笔和本子拿出,等待节目开播。在节
目里,选手们比拼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常常令我折服;听着导师们博古通今的讲解,手
中的笔运动地更快了。一眨眼的功夫,本子的一页已记得密密麻麻,我越发觉得自己懂得
太少了。
“蒙曼教授说过: 成语是前辈们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
”我们的生活是可以用成语来表达的。
是的,于成语相伴很快乐。成语背后蕴含的每一个如青花瓷般盛开着清浅釉彩的故
事,都在充翼着我的阅历,助我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晚上,进入梦乡,我常梦到喷薄欲
……出的朝阳,坐在江南的渔船上,听着游鱼的呢喃
标签: #学习
摘要:
展开>>
收起<<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特辑学习心得(通用25篇)青年大学第十季特学心得篇习辑习1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付雁作为一名机要干部,向东北军区报到,随后作为第一批赴朝鲜人员去朝鲜,在志愿军总部担任一名话务员。 这时候,他才16岁。 抗美援朝,志愿军官兵牺牲很大。但是,付雁因在志愿军总部,没有上前线,加上又是话务员,个人的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他也经历了好几次的惊险时刻。 首先是在赴朝路上,他与22名机要干部乘坐汽车进入朝鲜。一次,汽车行驶在公路一个拐弯处时,突然前面一颗炸弹爆炸,冲击波很大,汽车颠簸了几下,除司机受了一点轻伤外,其他的人虚惊一场,毫发无伤。 为...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2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18 页
大小:64.1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