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导游词(通用29篇)

VIP专免
3.0 小希001 2025-04-04 999+ 83.48KB 69 页 6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普陀山导游词(通用 29 篇)
普陀山导游词 篇 1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普陀山。我把普陀山的概况
简单介绍一下: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舟山群岛的东部,与我国
著名渔业重镇沈家门隔海相望,相距 6.5 海里。岛呈菱形,南北
长 8.6 公里,东西宽 3.5 公里。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平缓,主峰
佛顶山海拔 291 米。岛四周海岸曲折,西北部岸坡较陡,北部和
东南部多沙滩。环岛一周约 33 公里。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44
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上景物迷人,寺庙都建造在古樟
丛中,素有“海天佛国”之称。人们曾将桂林、杭州西湖和普陀
山进行比较,认为:“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
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普陀山的山海美
景,可谓全国之最了。
相传,普陀山是观音修身得道处,山上寺庙众多,至民国十
三年曾有 3 大寺,88 庵院,128 茅蓬,寺院建筑面积达 14 万多平
方米,共有 4700 多间殿宇、楼阁、厅堂,3000 多僧侣。在历史上
香火鼎盛时期,曾有诗描述“山当曲处皆藏寺,路遇穷时又遇
僧。”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
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圣诞
1
日,得道日和出家日的三大香会,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
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各位团友,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
代。唐大中年间,有印度僧人来山礼佛,传说在洞目睹观音
现身。唐通四年(916),日有个叫慧锷的僧人从五台
得观音圣像回国,经普陀山海面时受阻,在洞登岸,把
像留在一个民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从这
开始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公967,赵匡胤
太监王贵来普陀山进香,并赐锦幡,首次开朝廷到普陀进香。
1080,朝廷赐予银两陀观音寺(即今前)。当时,日
国来朝贡者,也开始慕山礼佛,普陀山有名
。公1131 年,陀观音寺住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许
,山上 700 多渔全部出,普陀山于是变成了佛教
。公1214,朝廷赐钱修建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供观音
的道场,与五台(文殊道场)峨眉(道场)、九(地藏
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三年(1299)六月,敕封宝陀观音寺住持一山为
慈弘济带着到日本去弘扬佛教,与日从此
普陀山名度日益远播清朝康熙皇帝赐“普
和“天花法雨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各由此
而得。
清末战争前夕,是普陀山佛教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
客运码头
2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客运码头,大家现在
到的是_建的码头,可以说是建得非常漂亮壮观。是普陀
来的码头建于 1981 年。其实它的民间客运码头就不远
处的短姑一有风船只就法靠岸,通相当不便
了现在规模码头航线上海、宁波
沈家门、海、乍浦山、州、马尾等1992 年以来,
客运站次被评省级文明客运站、全国港口客运示范站和全国
文明客运站
短姑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在的位置就是普陀山最的民间码头
叫短姑。大家可以到,这几块奇怪石头刻着四个
:“短姑”。在古中“”是“责备”的意思那么
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这有个故事。相传有姑嫂二人渡莲花洋
山进香,船靠码头时,不巧“天”来认为身
不洁不敢进香,嫂嫂埋怨福理佛,叫她呆在小
等她便独自进山了。到了中潮水,小
岸相隔,小姑坐中,饿发慌时,只见村妇拎着
饭篮走码头边向潮水下一些石块踩着这石块来到小
,说是她嫂嫂托她捎来的米便离船久,她嫂
进香来,问起这件事奇怪忽然想起刚才拜佛时,
莲座上观音大士的裙子湿了一就明了,
是观菩萨做嫂子曾在责备
3

标签: #导游

摘要:

普陀山导游词(通用29篇)普陀山导游词篇1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普陀山。我把普陀山的概况简单介绍一下: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舟山群岛的东部,与我国著名渔业重镇沈家门隔海相望,相距6.5海里。岛呈菱形,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平缓,主峰佛顶山海拔291米。岛四周海岸曲折,西北部岸坡较陡,北部和东南部多沙滩。环岛一周约33公里。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上景物迷人,寺庙都建造在古樟丛中,素有“海天佛国”之称。人们曾将桂林、杭州西湖和普陀山进行比较,认为:“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普陀山的山海美景,可谓全国之最了。相传,普陀山是观音修身得道处,山上寺庙众多,至民国十三年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寺院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共有4700多间殿宇、楼阁、厅堂,3000多僧侣。在历史上香火鼎盛时期,曾有诗描述“山当曲处皆藏寺,路遇穷时又遇僧。”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圣诞1日,得道日和出家日的三大香会,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各位团友,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年间,有印度僧人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现身。唐咸通四年(公元916),日本有个叫慧锷的僧人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海面时受阻,在潮音洞登岸,把佛像留在一个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从这时开始。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公元967,赵匡胤派太监王贵来普陀山进香,并赐锦幡,首次开创朝廷到普陀进香。公元1080,朝廷赐予银两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公元...

展开>> 收起<<
普陀山导游词(通用29篇).docx

共69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小希001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69 页 大小:83.4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4-0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