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公主府导游词(精选4篇)

标签: #导游
呼和浩特公主府导游词(精选4篇)呼和浩特公主府导游词篇1呼市的公主府,是目前国内保存最精美的一座清代公主府第。其建筑格局和主要建筑物基本保持完整,建筑装修的鲜艳和精湛程度也属上乘。府内文化历史陈列,无论文字史料或文物,更是丰富翔实,它是一座满蒙历史文化和清代宫殿建筑艺术的宝库。满蒙联姻是清朝重要的边疆政策,贯穿于清王朝的发展始终,清入关前就形成定制。此公主府展出文件表明,自努尔哈赤时代至清末,满蒙通婚达595次,其中以指婚形式将皇帝女儿(公主)遣嫁蒙古达432人。康熙皇帝共有20个女儿,其中12位夭折,成年的8个女儿中,有6人与蒙古联姻。二公主、三公主、八公主、十公主嫁与漠南蒙古(今河套地区,正是王昭君当年的久居地);四公主、六公主嫁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只有五公主、九公主分嫁朝中重臣。与蒙联姻公主的后世子孙,身兼要职,世代袭爵,直至同治、光绪年间。而自努尔哈赤开始,清王室迎娶蒙古王室之女为妃的,也几乎各朝皆有,直至同治年间。例如皇太极有7位蒙古族妃,顺治帝的妃子中有6位是蒙古族王公女;道光帝和同治帝各有蒙古女妃1人,皇太极、顺治、道光、同治各帝的皇后竟都是蒙古女。其中许多人的混血子女又互相结姻,形成大规模、多层次的亲上加1亲。这种中国历史上的两族联姻通婚制度,形成了一个中国历史的奇特现象,它有力地维系了满蒙两族的亲谊关系。显然,满皇室公主下嫁蒙古族王室,绝对不同于西汉时期汉皇帝的送女和亲;前者是主动的联姻,意欲两族血统和文化实现融合,是一种恩威并用的抚绥政策,后者是被迫、被动的求和之举,带有屈辱的成分。应该说,满蒙联姻才是一种“识见高”。通过联姻,再加上给蒙古王公以优崇的地位,满清朝实现了使蒙古地域成为了它的可靠的大漠屏藩。直到“满洲国”时期,著名的日本间谍、清朝肃亲王之女川岛芳子名义上的丈夫仍是蒙古贵族公子。300多年的满蒙联姻,可能使两族王室后裔血统交汇,以致人种趋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