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

VIP专免
3.0 2025-04-04 999+ 44.8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宝华山的导游词(精选 5 篇)
宝华山的导游词 篇 1
宝华山隆昌寺是我国佛门“律宗第一名山”,位于江苏句容
西北,距南京 30 多公里,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公元 520__
年),原名千华寺、千华社。明万历 33 年(公元 1620__年),释妙
峰奏请扩建获准,明神宗赐“让国圣化隆昌寺”额,遂改名
为“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盛名海内外。
大雄宝殿供奉香港宝莲寺赠的“天坛大佛”母佛,高 5.24
米。“超越千古,光辉万世”的“天坛大佛”艺术瑰宝源于此尊
母佛。寺内铜殿、无梁殿,结构独特,建于明万历 33 年,为省级
保护文物。
1983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宝华山隆昌寺为全国重点开放
寺庙。隆昌寺是国内保留下来的一座最大的律宗道场,也是明、
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僧尼来此受
戒。特别是隆昌寺第七代祖师福聚率众僧赴京参加放皇戒(即授御
戒)以后,威望愈来愈高。据山志载: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九日(1733
年)清世宗谕和硕庄亲王等:朕欲赐各省僧人一千五百众于愍忠寺
受皇戒,尔等可寄信与江南总督,令其将大宝华山住持福聚送赴
来京,其放戒所需执事之僧人,即着福聚拣选一并前来。其来京
之期,于明春正月间起程,二、三月间到来即可。再着将福聚放
1
皇戒之意,传布在波所住各省僧人知悉,如有愿受皇戒者,亦着
于明春来京。
俟僧众受戒圆满之日,仍送福聚等回山。钦此。”释福聚住
持率宝华山 120 名执事僧,于次年二月奉到京。他们到京后,
福聚多次引见召见便殿和圆明予紫衣,御佛经等
物以外,首先谕将愍忠寺改为源寺,庄亲王送福聚进法
源寺,主法,开三坛大戒。坛之感堂殿放光五
光,上冲霄汉者如,最后谕:宝华山执事僧一百二
十众及新受皇戒僧一千百一十九人,每班十人,次第引见。名
义上是受皇戒,实际上是宝华山和授戒。此以后宝华山名
为全国授戒名寺,春传戒。
地求戒僧众峰拥而来。1920__年(光二十年)一次开
戒,云集受戒者1200 ;1955 年历三月举行授戒,来
12 省戒者289 人,历18 天;1957 年 11 月举行授戒,来
参加受戒的僧尼有 996 人,(其中印度僧 1 名)。据不完统计
宝华山律院后授戒七十期,“戒僧徒遍于天下,以十万
。”在宝华山受戒,取得隆昌寺戒者,走至全国名山、古
刹都会受到热忱接待。隆昌寺非但闻名全国,而且
教界有一
宝华山的导游词 篇 2
宝华山国家森林,位于江苏句容西北地处 312 国道
,距南京主城区仅 30 公里,程 40 分座宝华山以近
2
30 平方公里的森林景观 主体依托享誉东的千年古
昌寺、并融合数种珍稀生物,名实成为以自然景观、人文
景观相互著称的“律宗*名山”,有“一、二、四、七
、九、十二、三十峰”等传奇景点。宝华山历文化
蕴深厚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历代 文人墨客登山、访
寺者无,留下多传奇故事和大量诗宝。
宝华山是我国佛之一。山隆昌寺距1400 多年。寺
庙殿宇宏敞伽蓝千间,曲廊逶迤,大雄宝殿画栋琉璃覆
危坐金刚屹 立,神理石砌成广场可容
千人。每当霞夕照,寺内晨钟暮鼓,经沉抑悠长,回
,可巷巷竹林寺,杳杳钟声 晚。”清隆皇七次下
江南,六上宝华山,为大雄宝殿亲笔题匾“光明法界”。隆昌寺
律戒明“为金陵四百梵刹 *上者”,教称为“律
*山”,不但全国百分之七十以的僧尼来此受戒,而且东
多国的僧人也前来朝佛受戒。
宝华山地处亚热带暖温带交汇区,其越的自然条件生长
丰富物物种资源,1984 年批准建省级自然保护
宁镇“天 然植”之。宝华山自然保护区目前仍保留
些中国特有和古,如宝华玉兰、铜钱树、苏
老鸦柿等。其,宝华玉兰 是特于宝华山的珍贵树种,是
1932 年我国林学家郑钧教授在宝华山考察时首发现
名的,已被列入重点保护物,也是江苏省的
3

标签: #导游

摘要:

宝华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宝华山的导游词篇1宝华山隆昌寺是我国佛门“律宗第一名山”,位于江苏句容西北,距南京30多公里,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公元520__年),原名千华寺、千华社。明万历33年(公元1620__年),释妙峰奏请扩建获准,明神宗赐“让国圣化隆昌寺”额,遂改名为“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盛名海内外。大雄宝殿供奉香港宝莲寺赠的“天坛大佛”母佛,高5.24米。“超越千古,光辉万世”的“天坛大佛”艺术瑰宝源于此尊母佛。寺内铜殿、无梁殿,结构独特,建于明万历33年,为省级保护文物。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宝华山隆昌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隆昌寺是国内保留下来的一座最大的律宗道场,也是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僧尼来此受戒。特别是隆昌寺第七代祖师福聚率众僧赴京参加放皇戒(即授御戒)以后,威望愈来愈高。据山志载: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九日(1733年)清世宗谕和硕庄亲王等:朕欲赐各省僧人一千五百众于愍忠寺受皇戒,尔等可寄信与江南总督,令其将大宝华山住持福聚送赴来京,其放戒所需执事之僧人,即着福聚拣选一并前来。其来京之期,于明春正月间起程,二、三月间到来即可。再着将福聚放1皇戒之意,传布在波所住各省僧人知悉,如有愿受皇戒者,亦着于明春来京。俟僧众受戒圆满之日,仍送福聚等回山。钦此。”释福聚住持率宝华山120名执事僧,于次年二月奉召到京。他们到京后,除福聚被多次引见,召见于便殿和圆明园赐予紫衣,御制佛经等物以外,首先谕将愍忠寺改为法源寺,而后命庄亲王送福聚进法源寺,主法源席,开三坛大戒。登坛之少,感堂殿放光五色宝光,上冲霄汉。观者如堵四方,最后上谕:宝华山执事僧一百二十众及新受皇戒僧一千八百一十九人,每班十人,次第引见。名义上是受皇戒,实际上是宝华山和尚授戒。从此以后宝华山名声大振,成为全国授戒名寺,每年冬春传戒。各地求戒僧众峰拥而来。1920...

展开>> 收起<<
宝华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docx

共1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