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

标签: #导游
宝华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宝华山的导游词篇1宝华山隆昌寺是我国佛门“律宗第一名山”,位于江苏句容西北,距南京30多公里,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公元520__年),原名千华寺、千华社。明万历33年(公元1620__年),释妙峰奏请扩建获准,明神宗赐“让国圣化隆昌寺”额,遂改名为“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盛名海内外。大雄宝殿供奉香港宝莲寺赠的“天坛大佛”母佛,高5.24米。“超越千古,光辉万世”的“天坛大佛”艺术瑰宝源于此尊母佛。寺内铜殿、无梁殿,结构独特,建于明万历33年,为省级保护文物。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宝华山隆昌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隆昌寺是国内保留下来的一座最大的律宗道场,也是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僧尼来此受戒。特别是隆昌寺第七代祖师福聚率众僧赴京参加放皇戒(即授御戒)以后,威望愈来愈高。据山志载: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九日(1733年)清世宗谕和硕庄亲王等:朕欲赐各省僧人一千五百众于愍忠寺受皇戒,尔等可寄信与江南总督,令其将大宝华山住持福聚送赴来京,其放戒所需执事之僧人,即着福聚拣选一并前来。其来京之期,于明春正月间起程,二、三月间到来即可。再着将福聚放1皇戒之意,传布在波所住各省僧人知悉,如有愿受皇戒者,亦着于明春来京。俟僧众受戒圆满之日,仍送福聚等回山。钦此。”释福聚住持率宝华山120名执事僧,于次年二月奉召到京。他们到京后,除福聚被多次引见,召见于便殿和圆明园赐予紫衣,御制佛经等物以外,首先谕将愍忠寺改为法源寺,而后命庄亲王送福聚进法源寺,主法源席,开三坛大戒。登坛之少,感堂殿放光五色宝光,上冲霄汉。观者如堵四方,最后上谕:宝华山执事僧一百二十众及新受皇戒僧一千八百一十九人,每班十人,次第引见。名义上是受皇戒,实际上是宝华山和尚授戒。从此以后宝华山名声大振,成为全国授戒名寺,每年冬春传戒。各地求戒僧众峰拥而来。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