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精选31篇)

标签: #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精选31篇)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篇1国家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从起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收购政策,粮拍卖随之产生。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粮拍卖为购粮客户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但是,粮收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一、收购环节:收购质量难保证,收购费用较低。托市收购(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托市收购是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但近年随着托市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给粮食管理工作增加了压力,带来了难度。为方便农民售粮,湖南大面积增加了委托收储库点和延伸库点,以益阳市为例,收购库点比上年增加60%。托市粮作为临时性国家储备粮,有收购资格主体的企业,为了获得一笔可以维系1企业生存的管理费用,在收购季节都想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稻谷最低收购价价格底数是固定的(1400元/吨),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50元/吨,无利润可谈。二、储存环节:正常损耗无补贴,保管费用较低。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企业托市收购赚的是国家50元/吨的收购费用和70元/吨的保管费用。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争取微薄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自上至下都是高度重视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