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范文(汇总32篇)

VIP专免
3.0
2024-07-28
999+
127.39KB
7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需求 研 告范文 篇调 报 1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
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20xx 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
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
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战
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
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
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
100 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
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 “ ”在国家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
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
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
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
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
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
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
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
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
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
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 20xx 年,我国需要高级计
算机人才 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 28 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 46 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
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
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
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需求 研 告范文 篇调 报 2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发出了《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国的物
流基础设施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但仍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强物流基础
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
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应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特
别要加强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另
外,发展配送中心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发展配送中心是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流通领域实现 两个转变 的重要途
径,建立高效低耗、通畅可调控的配送体系,正是构筑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
流通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
通过发展配送中心,加快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促进工
业项目的开发,促进国家资源的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扩大各方面的社会就业;同
时也为大量闲置设备设施投人生产提供了市场需求。
当前,物资企业要想尽快摆脱困境,唯一的途径就采取国际通行的流通方式,积极发
展配送中心。通过发展配送中心,改善企业的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营销方式,使企业
在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国内外配送中心发展情况
(一)国外配送中心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综合区域物流配
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物流园区是物流配送中心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可以说物流园区是整个物流配送中心的缩影,也是整个地区物流活动的心脏。
在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史中,日本、德国是物流园区发展较快的国家,出现了像不来梅、
东京等物流园区典范。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国家的物流园区的发展与经验。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1965 年至今已在全国 22 个
城市中建成了 20 多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同时也形成了多个物流配送中心。在日本的东
京、阪神和京都三大经济圈中,其物流总量占日本全国物流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 44% 以
上,其中东京为疏解市区的交通压力,由政府组织在城市外环路旁规划建设了 4个以公路
运输为主的物流园区,形成了这个经济发展地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各级物
流园区及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不仅对日本经济发挥了支持作用,使日本能够充当东亚经
济的生产总值中枢,还优化了该地区的物流结构,繁荣和完善了市场体系,提高城市经济
档次,并带动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税收。
在欧洲物流园区的发展只有十几年,但是却极大促进了该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而德国
物流园区的发展尤其具有代表性。
德国政府从 1980 年开始建 物流园区, 划到设规20xx 年在全国建立 30-40 个物流园
区,如今己有20 多个投入使用,其中不来梅港口物流配送中心占200 万平方米,也是德
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国外有关资料,1998 年德国物流市
场总值近 400 亿美元,占全欧洲物流市场总值的28% 。在 1999 年度的欧洲大物流服 供务
应商排名中,德国占近半数。
德国物流园区的 展具有典型的欧洲特色,即 注重物流运作 与管理的合理性发较为组织
与先进性,重视物流服务企业与接受服务的目标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较为注重
系统效率。德国物流园区建设由联邦政府统一规划,由州政府负责按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和
公益设施建设,物流园区的场地向物流企业出租,承租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建设相应
的库、场,配置相关的设施设备。德国政府将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交通干线、主枢纽规
划建设等统筹考虑,在广泛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
的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和日本一样,德
国物流园区内的物流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各种信息化、自动化、电子
化的设施和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
推动和加强了物流园区的主导地位。
(二)国内配送中心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
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
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
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
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
“ ”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 瓶颈 ,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
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
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
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
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
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
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
根据调查结果,我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我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该调查同
时表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 3PL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流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多
种指针来衡量,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人员数目来比较。我国 3PL 企业平均员工数
量由 20xx 年的 248 人上升到20xx 年的 395 人,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了 147 人。对 3PL 的认
可程度集中体现在 3PL 的使用比例上。将物流服务全部委托给 3PL 的工业企业比例由20xx
年的 16%上升到20xx 年的 37%,上升了21 个百分比。我国 3PL 企业的数量正逐年增长。进
摘要:
展开>>
收起<<
需求研告范文篇调报1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20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