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信用社调研报告(汇总18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信用社 研 告 篇调 报 1
农村信用社在清收贷款中,由于离婚率上升,离婚逃债的途径和形式多样化和带有隐
蔽性,导致信用社债权无法落实。尽管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证据不充分和无
可执行的财产,严重侵害了信用社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离婚逃债的途径形式。
债务人估计信用社今后就债务问题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抢先向法院起诉要求与妻离
婚。由法院制作调解离婚的法律文书,使法院在执行债务案时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离婚调
解书冲突,不便执行。另一方面是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合或其它原因真正离婚,以法院制作
的民事判决书。有的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
在信用社清收贷款中,第一种类型较为普通。债务人借离婚逃债主要是在债务承担和
财产的分割两个方面做文章。对于债务问题,有四种类型:
①否认有共同债务;
②承认有共同债务,但不注明债务有多少,注明谁经手的债务就由谁偿还或全部由一
方偿还;
③讲明债务,并明确哪一年债务哪一笔债务由哪一方偿还(但后来不履行);
④无财产一方承认债务为个人债务,另一方不知情全额由其偿还。
除第一类债务人已否认有共同债务,信用社没有必要查实外,第二、三、四类已明确
离婚后具体债务人,在偿还债务达成的协议。对于财产分割。有四种形式:
①经办债务的一方,将财产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转让对方;
② “ ”双方将财产全部和部分 退还 给父母,说是父母给的;
③ “ ”将财产全部和绝大部分划在子女各名下, 抵付子女抚养费 ;
④将财产转移他处,无论哪一种形式,均造成债务人没有财产抵债的假象。
二、离婚逃债对信用社债权的影响。
1、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借债是夫妻存续期间实施的行为,债务人
通过离婚将本属于双方的共同债务转让给一方,这是对信用社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
2、严重导致信用环境恶化,信用社依法收贷的难度加大。由于离婚率上升,在公众
中造成只要两口子离婚就可以逃债。本来有偿还能力的,借离婚逃债。
3、严重捆扰法院的执行活动。债务人离婚是对通过合法程序对财产进行分割的,特
别是在法院调解离婚的,法律文书已按双方的协商意见载明,债务由具体经手一方承担,
房屋和财产产权是另一方的,法院执行则是对已生效法律文书的否定,显然是矛盾的
三、处理离婚逃债现象对策。
1、信用社在发生贷款时,无论金额大小、信用贷款还是抵押贷款,必须经过双方夫
妻到场,双方签字和指印,特别是抵押贷款最好到公证处办理具加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公
证,贷款一旦经出现问题,信用社可直接申请向法院强制执行。因为在婚姻存续期间发生
的'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和指印,以促使信用社在债权形成时就有处分的权利,
从而从根本上解诀个人债务。共同债务难以界定的情况,信用社能有效收回贷款。
2“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债务人的法制观念,倡导诚信光荣,赖债可耻 舆论环
境,信用社加强对政法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依法打击逃废债务的行为,建立金融安全区。
3、债务人不谈或轻描淡写债务的离婚案件,可向人民法院提供新的证据,建议人民
法院持谨慎态度,尽可能向人民群众了解债务人的陈述和经济状况。对查明有债务的,一
定要当事人讲清楚姓名、地址及债务的数额,以便客观公平在分割财产和承担债务。
4、对已生效法律离婚文书,发现有逃废债务行为的,只要贷款未超过诉讼时效,信
“用社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二十四条规定: 债权人就婚姻
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
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
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和第二十五条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
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
方主张权利。同时按审判监督程序,建议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财产
部分进行再审。
5、对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的,有逃废债务行为的,按照规定,建议人民法院宣布在财
产部分分割无效。
信用社 研 告 篇调 报 2
农村信用社推进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体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讨论
的焦点问题。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论是推行股份商业化经营体制,或是推行了以县联
社为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信贷管理依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
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贷资产的
风险度。为此,本文拟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略作探讨。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
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运行推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
级授信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
员会(信用社设立审贷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专业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
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
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为贷中审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委员会)则为贷
款的最终审批岗。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授权
“ ”的贷款的确取到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 一长独大 、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规则。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 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 —— —— ——自负盈亏 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 资金运用资金管理 资金利润的经营规
则来生存和发展。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扩张的规模和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
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质量,资金利润则
——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 效益性和赢利性。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
整个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
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3、信贷管理评级授信流程。信用社对借款人发放贷款,首先得予以评级,其次再给
“ → → ”授信,并套用 信息采集 信用等级测算与认定 授信额度测算与认定 设定的格式,这是
对原来只凭一份申请书、一页调查表、一张借据合同就决定贷款的是否发放,无疑是很大
的进步。因为评级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是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来综合评价客户的
信用等级的。而授信则是以评级为依据和基础,来确定借款人在某一期限内申请贷款、信
用卡透支等用信的最高额度。信用社对借款人评级授信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借款人的
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4、信贷管理运行的责任追究制。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贷前调查岗不尽职调查的第一责任人进行追责;
二是对审查失职的责任追究。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联社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的追
责;三是对集体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这种责任主要是对审贷委员会成员及联社理事长的
“ ” “ ”追责。从追责的程度上看,有 五三二开 的作法,也有 七二一开 的做法,即调查机关负
责50%或70%的责任,审查机关负责 30%或20%责任,审批机关负责 20%或10%的责任。全方
位、多层次、立体型的推行责任追究,既体现了风险同控、责任共担的原则,也强化了农
村信用社信贷的运行管理。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有了上述相对较好的信贷管理与运行现状,按理说农村信用社在信贷领域就不应该存
在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即或是规章制度再健全、操作流程再规范、体制运行再合理、处罚
机制再有力,也不可避免地隐埋着以下问题,并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其
具体表现在于:
1、垒大户贷款越垒越大。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垒
大户贷款。这些垒大户贷款,主要是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或流
动资金的紧张,在没有偿还原借款的情形下,再要求追加借款而信用社多为被动牵制的行
为。再就是在长期的经营中,信用社为保全债务,通过利转本长期积累形成的。由原来的
几万元翻到十几万元,原来的十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导致客户在偿还债
务的主观意识上悲观消极。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没偿还债务信心;二没偿还债务承受能
力;三也失去了信用。从而造成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日趋恶化,看活却不活,看似正常
却不正常。比如,某县级联社原只发放给某水泥厂几百万元贷款,现在因利转本已达到了
二千多万元,形成了重大风险。
2、冒名、借名贷款触目惊心。一方面,由于信用社在前些年的粗放管理经营,一些
别有用心的借款人钻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漏洞和政策的空子,利用假身份证、假户口簿冒名
贷款;另一方面,就是少数信用社的信贷员人为为借款人造假冒名、借名贷款,从中谋取
个人私利和好处。这两方面的贷款不仅过去有,现在也依然存在着,且潜藏有很大的案件
隐患。如近期某市银监部门针对农村信用社正开展有声势、大规模的假、冒名贷款专项治
理活动,就可见其存在的严峻性和严重性。除此,更有甚者采取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不入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信用社研告篇调报1 农村信用社在清收贷款中,由于离婚率上升,离婚逃债的途径和形式多样化和带有隐蔽性,导致信用社债权无法落实。尽管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证据不充分和无可执行的财产,严重侵害了信用社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一、离婚逃债的途径形式。 债务人估计信用社今后就债务问题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抢先向法院起诉要求与妻离婚。由法院制作调解离婚的法律文书,使法院在执行债务案时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离婚调解书冲突,不便执行。另一方面是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合或其它原因真正离婚,以法院制作的民事判决书。有的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 在信用社清收贷款中,第一种类型较为普通。债务人...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45 页
大小:101.0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