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模版11篇)
免费
生 境的 告 篇态环 调查报 1
一、前言
近些年来环境一直是比较敏感的字眼:20xx 年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
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
2月28 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空气颜色由灰白转为土黄,进而北京全境出现
沙 染。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 境 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尘污 对环 质
“ ” “ ” “ ” “ ”逐渐从 求温饱 转向 盼环保 、从 谋生计 变为 要生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 ”各方面和全 程,将生 文明建 入社会主 代化建 五位一体 体布局。据设 过 态 设纳 义现 设 总
“ ”此,我们小组针对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 做了调查。本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
行,共设计 15 道选择题,内容涉及环保知识、公民个人日常生活习惯、日常生活环保意
识等方面。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
共有 50 人参与此次 。调查 调查时间为 20__年4月25 日至 5月2日。
二、主体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调调象
本调查的参与对象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公民,共 50 人。
2. 方法调查
本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设计了 15 道选择题,涉及到公民对
生态低碳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对此的关注实践行为等方面。能够
真实全面的反映当前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生态环保知识方面
通过《关于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调查问卷》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公民的态度总体上是
积极负责的,对环境的基本价值换是正确的。对生态环保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是有
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对第 4题世界环保日是几月几号的调查中 74%的人不清楚具体的日
期,只有 10%回答正确是 6月5日。说明大家只是平时有意无意地听到一些与环境有关的
知识サ却没有引起重视。而在第 7题对于不可回收垃圾的调查中有 46% —选出了正确答案
塑料,另外 54%的人 此不能判断。 于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 保常 都无法判断的对 对 环 识
情况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第 9题中关于低碳的概念,4%的人 了降低以二氧化碳 代表选择 为
的使用量,20%选择了单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70%的人 了降低所有有害含碳物选择
质的使用量、排放量,6%的人 了降低所有含碳物 的使用量、排放量。 些 的正选择 质 这问题
确率均未超过70%,由此可 保知 的普及宣 迫在眉睫!见环 识 传
此外对第 5题环保知识主要来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电视广播电影占了很大比例,报
刊杂志占到14%,家庭教育占到 16%,网 宣 占到络 传 26%。所以我们可以在电视广播电影方
面多做文章,加大环保生态的宣传力度。对第 6题环境保护的目的的回答,各个选项都有
其合理性,但是大部分人选择了与动植物和谐相处这个选项。而第 8题垃圾分类不尽如人
意的原因这个问题的回答,62%的人 是承 了居民 期生活 以改 一事 ,因还认 长 习惯难变这实
此,改变这个习惯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其他认为环卫基础
施配 不到位的占到设备18%,垃圾分 知 普及不 的占到类识 够 12%,没考 的人占到虑过
10%。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态环保知识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对于公民的生
态环保意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生态环保行为方面
于公民在日常学 工作中,大家 是有注意到 保的 的,但是当 保与切身利对 习 还 环 问题 环
益冲突时,公众的分歧意见较大。第 10 题对是否愿意花钱买比普通产品更贵的环保产品
的回答中,只有 24%选择了愿意,还有 26%选择了有时候愿意,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不愿
意。这就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窘境,生态环保总是输给利益较量。第 11、12 题是关于乱
扔垃圾方面的,11 题对于外出时是否看到别人乱扔垃圾的回答,绝大部分是肯定的,也有
2%从未看到过,2%没有留意过。不过这也切实说明了,乱扔垃圾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
性。随手的一件小事可以充分反映出我们环保意识的缺乏。第 12 题是看到别人乱扔垃圾
自己的行动,只有 18%会上前阻止并 正其行 ,另外居然有纠为16%认为这很正常。这也可
以看出公民在制止他人环境污染,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人不多。公众受事不关
己,高高挂起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敢站出来声张正义,维护环境。
公民个人 保 是比 极的,在第对环 还 较积 13 题的调查中,对于出行,大本分人还是选
择了比较环保的步行和其他等公共交通。在第 14 题你可以接受汽车根据排量额外征税的
政策 个 中,大部分人也表示出了理解与 同,吗这 问题 认10%可以完全接受,48%部分接受。
些都从某种程度上 明生 保已 成 当今公民关注的一个重点 了,人 的 保这说 态环 经 为 问题 们 环
意识正在增强。最后一道题您有参加过环保实践活动的回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14%的人
已经参加过,还有 70%的人想去但是没有机会。人 于 保不 有 情,们对 环 仅 热
有一份 任。但是我 也可以清楚的看到, 些希望参加 保 践活 的人没有机还 责 们 这环 实 动
会去, 充分 明公众参与制度没有落 , 流于形式。这说 实 仅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所在,首先,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生态环保意识成
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 保意 越 ,在数据 果中知 面越高,他 卷的态环 识 强结 识层们对问
回答效果越好, 也 我 今后的生 保工作找到一个方向。其次,年 与 保意 也这 给 们 态环 龄环 识
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越小,环保意识越强。不论在环保知识还是新房未实践都现实出这样
的 。而 因起来 是生活 ,所以如何解决 个棘手的 ,也是我 需要趋势 这归 则 习惯问题 这问题 们
深思的。再次,我国的法制法 建 不健全,没有明确的有关行 的 措施,政府 此规设 为 处罚 对
的关注重 程度不 ,也是造成当今 的一个重大方面。最后,大众 媒 生 保知视够 问题 传对 态环
识的宣传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没有达到相应的力度。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一
定程度上公民的生 保意 有了增 ,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 , 条道路漫 而曲态环 识 强问题 这 长
折。
(三)、建议(或对策)
从以上的调查报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公民对环保,生态,低碳生活的关切度还远远
不 ,人与自然和 共 的模式 有待加 。新形 下 境宣 教育工作面 着新的任够谐 处 还强 势 环传 临
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
决定》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方针,开展以弘扬生态文
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为此民众,社会与国家应参
与其中。
生 境的 告 篇态环 调查报 2
内容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
“ ”策。伴随着 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
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
地方,人 要在地球上安居 ,就要 地球, 大自然。类 乐业爱护 爱护
地球是茫茫宇宙 唯一一艘有生命的航船,我 人 是 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间载们类 这
的候, 能 拯救地球与我无关?自然 境是人 栖息之地,也是人 生活的物 之时谁说 环 类 类 质
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
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
高,更加激起人 的旅游 趣。在新的旅游 潮的情况下,我 更重搞好 境保 工们兴热们应 视 环护
作。现就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只有 境美,才有旅游价环 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 是山川的自然 光, 是田园的秀 景色,或是海的波涛论风还 丽 滨
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
“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就是形象地 明了大自然的美人 的精神感 作用。因此,人 通 游 景说 对 们 应们 过 览风
区,欣自然 光,瞻仰名 古迹, 能工巧匠的高超 ,享受大自然的美,而 得赏风 胜 赞叹 艺术 获
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
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 ”正如孔夫子所智者 山,仁者 水那。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 名 古迹 ,常常会说乐 乐 样 览 胜 时
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 有 系的 物,感到特的趣。 些人对传说联 风 别兴对这
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
的自然 境中 行游,既增知,又 得美的享受。 种知 的 得和美的欣,往环 进 览长识获这识获赏
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好的旅游区,
展旅游 的任 ;而且更 有我的子后代留下、更好的生存、生活 境,以 造发 业 务 负 为 们 孙环创
的旅游 富的 任。财责
二、开与保 并重,才能确保 境美发护环
标签: #调查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生境的告篇态环调查报1一、前言 近些年来环境一直是比较敏感的字眼:20xx年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2月28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空气颜色由灰白转为土黄,进而北京全境出现沙染。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境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尘污对环质“”“”“”“”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各方面和全程,将生文明建入社会主代化建五位一体体布局。据设过态设纳义现设总“”此,我...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5 页
大小:72.5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