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精选3篇)

VIP专免
3.0 2025-03-16 999+ 40.28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精
选 3 篇)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 篇 1
这几天在学校附属医院的中药房见习,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被
轰在图书馆里,总共也没能进药房几次,却看到了许多病人从领
药窗口所不能看到的事情。看着药房里大箱大箱琳琅满目的中药
材,还有各位药剂师忙忙碌碌的身影,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第
一时间倒也实在没想出来,直到今天,去候药大厅做调研,顺便
和一些患者聊了几句,忽然茅塞顿开——原来传统中医的衰败责
任并不在于医学理论的欠缺,而是从事这一方面的一些人,擅自
在对她进行涂改!
一、用药不专
带教中药饮片识别的老师每每提及本院名医的时候,第一个
就想起妇科的老中医朱南孙,带教老师说,朱老师开的药一般都
很少,很精准,药房抓起药来也方便。而其他一些医生就未必
了,就像打拳头似的,开个方子洋洋洒洒二三十味药,一张处方
不够写了就写两张,他想:这么多药下去,总有一味药能够对上
你的证!可怜了 患者及其家属,本来来看中医门诊的大多数都是
些老年人,满怀希望地来,排队挂号、看病、等药就去了半天,
回去的时候还得扛一麻袋的草根树皮……纵览中医医案古籍,名
家经方,几乎只有很少的方子(如补天大造丸等)才会真真涉及到
1
几十味的药,其它大多数,少到单味,多到十几味不等,却也照
样能够对证治疗,而且其功效虽然算不上立竿见影,却也能从根
本上根治病。
二、药不精
去药房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女散花似的
动作,老师说,了提高工作我们单剂。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医生开的方子上说黄9克,一共开了 7
剂,需要的地就是 9×7=63,于是药房的工作
抽屉一抓,再放小杆秤上一(好奇为什在药
房还在用带秤砣杆秤。。。),大约 6768 克 63克差
多,得,就这样,于是在 7张用来药的哗啦一倒,
有的一剂里面分到十来,有的甚至只有五克不了了,
面还有多单子等着,就这样反正量差
不多……于是患者到药的时候就纳闷了:为什样的几
药,有的这么大一,有的这么包呢……患者也很迷茫
甚至有时候拿错了药他也不知道——无非都是些草根树皮,
便拿错了他也只锅煮了,照样下去,深怕耽误了自
病情。
三、药效不
中药房的仓库里有很多储备起来的药,都用麻袋子
子上,仓库里几乎没有干燥器,也没有很证窗
通风,看运输工作稀稀落落,似乎这个仓库
别的仓库无异。有个病人抱怨说,在医院开的大枣拿回家一看,
2
发霉了,问我们医院的药究竟保管的,我尴
尬极了。其实 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带教老师中药饮片给我们
看的时候就经说:这个药正规话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画给我们看,医院这个不是很,并不典型是便
,所以我们一直用这药。”什么用药部位混杂啦,本来只
的药用了;什制法准的,本来该炙成黄色
的药物炙成褐色;什该抽芯的没抽芯啦该剥皮的不
该脆的很该软的很等等等……想中药的有效分本来就
少,用也很和,如果再加上药本身的质量问题那又怎
可能治病呢?
煎煮
出去十个患者:“拿回去的中药,你
呀?”个都会回你:这还不单,往电砂锅里一
电源一开,了它自嘟嘟叫的。”我狂汗,不
代呀,真方便!可是,但凡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真
的中药,起来可未必这么单。首先你得分
药的候和补药就完全不一样,凉性药和热性药也不一
样,冷掉的药用微波炉转转完全不可隔夜的药也不亦服
等等等。药中药的规矩很多,有的中药用的时还要忌口,
辛辣油腻不能燥热发物不能,有的人
,却并不知道是自上的配合问题,而且在大医院里面
的医生也得不可开,几乎都不会一一叮嘱这方面的问题,患
3

标签: #总结 #个人 #实习

摘要: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精选3篇)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篇1这几天在学校附属医院的中药房见习,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被轰在图书馆里,总共也没能进药房几次,却看到了许多病人从领药窗口所不能看到的事情。看着药房里大箱大箱琳琅满目的中药材,还有各位药剂师忙忙碌碌的身影,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第一时间倒也实在没想出来,直到今天,去候药大厅做调研,顺便和一些患者聊了几句,忽然茅塞顿开——原来传统中医的衰败责任并不在于医学理论的欠缺,而是从事这一方面的一些人,擅自在对她进行涂改!一、用药不专带教中药饮片识别的老师每每提及本院名医的时候,第一个就想起妇科的老中医朱南孙,带教老师说,朱老师开的药一般都很少,很精准,药房抓起药来也方便。而其他一些医生就未必了,就像打拳头似的,开个方子洋洋洒洒二三十味药,一张处方不够写了就写两张,他想:这么多药下去,总有一味药能够对上你的证!可怜了患者及其家属,本来来看中医门诊的大多数都是些老年人,满怀希望地来,排队挂号、看病、等药就去了半天,回去的时候还得扛一麻袋的草根树皮……纵览中医医案古籍,名家经方,几乎只有很少的方子(如补天大造丸等)才会真真涉及到1几十味的药,其它大多数,少到单味,多到十几味不等,却也照样能够对证治疗,而且其功效虽然算不上立竿见影,却也能从根本上根治疾病。二、给药不精去药房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人员天女散花似的撒药动作,老师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只顾总量不顾单剂。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医生开的方子上说要地黄9克,一共开了7剂,那么需要的地黄总量就是9×7=63克,于是药房的工作人员摸着抽屉顺手一抓,再放在小杆秤上一称(我很好奇为什么现在药房还在用带秤砣的杆秤。。。),大约67、68克,跟63克差不多,得,就这样吧,于是在7张用来包药的纸上稀里哗啦一倒,有的一剂里面分到十来克,有的甚至只有四...

展开>> 收起<<
中药房实习心得与体会_中药房见习个人感悟与总结(精选3篇).docx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