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会评委发言讲话稿(精选29篇)

读书交流会评委发言讲话稿(精选29篇)读书交流会评委发言讲话稿篇1在滚滚红尘中,能够坐下来喝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读中学时,喜欢看中国台湾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琼瑶的言情小说也记不清看了多少本。今天,诗歌是论斤来卖的,但上世纪80年代诗人还是很火的。汪国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至今还记得他的一些在今天来看很浅显的诗句,比如《热爱生命》。文学理论有这样一句名言,形象大于思维,就是说,读者能感受到作者也没有感受到的东东。我想,只要是看过这部作品的人,一定喜欢,从中找到自己生活得剪影,而且一定有自己的收获。有个外国作家爱默生讲过这样一句话:“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很欣赏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在这里,我谈三点读书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启示。一、读书要杂书的杂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自然地理等。语文老师,要读历史。有句话怎么讲的,文史不分家。1我曾经给--级学生出题,考了明朝的历史。有学生说这是“最无语的语文”。--级上学期学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文学。对于1644年我们要熟悉。公元1644年,有三个皇帝。大明朝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最末一年;大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大顺朝建立的一年,也是灭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决定了中国的历史的走向。要了解这段历史,可以看《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1944年写的,很好,我看了n遍。我以为,史学和哲学对于语文老师,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刚才提的《各自的朝圣路》就是很好看的哲学书哦。“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他们殊途而同归。”――《各自的朝圣路》。现在,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从他的文字中我们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