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孝陵宝城宝顶导游词(精选7篇)

VIP专免
3.0 shokzz 2025-03-09 999+ 48.74KB 17 页 6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南京明孝陵宝城宝顶导游词(精选 7 篇)
南京明孝陵宝城宝顶导游词 篇 1
石像路尽头,我们看到神道拐向东北,进入石翁仲路。拐弯
处立一对望柱,也就是常说的华表,高 6.25 米,上刻云龙纹饰,
它在这里作为指示道路的标志。
路右侧有座小山,称梅花山。梅花山,原名孙陵岗,又称吴
王坟,最早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墓所在,立有一碑:“孙权
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上,1929 年始植梅花,每逢
初春季节,繁花似锦,暗香袭人,游人如织,已成为全国著名赏
梅胜地之一。
神道在这里绕梅花山成弓背形。相传当年筹建孝陵时,有人
建议将孙权墓迁走,朱元璋却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着他
给我守门吧!但是,神道弯曲的真正原因有传说是朱元璋为了加大
神道的长度,以增加陵墓的气势,并且笃信从入口处不能一眼望
到陵寝的“风水”。所以,孝陵神道的平面布局不取统一的南北
中轴线,完全依山势的回旋变化,任其自然,弯曲布置。这确实
是朱元璋突破传统的一个创新。明代南京城墙的建造,同样是这
样:依山就水,注重军事实用,没有拘泥传统古制的正方或长方
形,而成为一个不规则的平面布局形状。它周长 33.67 公里,堪
称“世界第一大城”。
1
在石翁仲路中间有四对各高 3 米的石翁仲(陵墓神道的石人
);两将,身披甲胄手执金吾雄壮威武;两对文
朝服手捧笏板,形象生动。对人有诗写道:“石马嘶
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真是十分传神地描述生前宫
道的形。看这臣、武将石刻的面部均庄、严肃
这是有它的历史的。明初,朱元璋实行廷杖制度,有大
惹怒皇即要体罚廷杖,“使天下莫然”。这
仲们凝固的表不正是明代森严朝廷和皇威专制的
照吗!岁月悠悠,600 多过去了,人世沧桑,而文物依,它们
成了历史见证和研究工作的宝实物。
家跟随我,过棂星遗迹,在御河桥越桥向北,
孝陵的主体陵寝建。孝陵后部主体筑包括方门,
亭、享殿、方城楼、宝城宝顶按照中轴线
制,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的风:座北中轴对称。
首先看到的文方门,这是孝陵的正门。原有门,三大
小,圮毁后于年间为一道门。门额青石上刻“明孝陵”
文,为藩手书在我们看到的大门是 1999 年初重新修复
的,恢复了大门原、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
光溢彩雄浑庄严。在大门东墙南面,立有一特别告
碑”。碑是统元年(1909 年)所立,当时军进北京,
烧圆园后,到处搜掠和我国名胜古鉴于此,地方官员
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刻成碑文,用保护孝
陵的注
2
进门不可见山顶建,这就是。因为
立有康熙、乾隆皇题字的碑刻,因此得名。原为孝陵
殿前的中门,孝陵门。在它的左边和原有御厨、宰牲亭、
具服殿等。门已代在原石须弥座上建了在这个
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刻“治隆唐宋”四,为康熙
手书。碑高 3.85 米,1.42 米。“治隆唐宋”的意思
太祖治国方略超过唐太宗李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
帝的康熙此诏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和钦
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
服满人统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治国是不的,必须
汉人。他一六次五次拜谒明孝陵,跪九叩
礼;治隆唐宋”就是他 1699 年第三次下江陵时所,并
曹雪芹祖父,当时的“南织造”曹寅立碑。他是想籍此
笼络,以缓和矛盾,加其统。从中康熙
。“治隆唐宋”碑右各有乾隆诗碑一,碑西还
两块分别记叙康熙乾隆谒事,背面刻的是当时
总督人的名。
南京明孝陵宝城宝顶导游词 篇 2
了华表,这列着的是 8个石人,其中 4个文
4将,人们也它们叫做石翁仲,因路又翁仲
路。传说翁原是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
高一勇猛临洮(今甘岷县)匈奴
3

标签: #导游

摘要:

南京明孝陵宝城宝顶导游词(精选7篇)南京明孝陵宝城宝顶导游词篇1石像路尽头,我们看到神道拐向东北,进入石翁仲路。拐弯处立一对望柱,也就是常说的华表,高6.25米,上刻云龙纹饰,它在这里作为指示道路的标志。路右侧有座小山,称梅花山。梅花山,原名孙陵岗,又称吴王坟,最早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墓所在,立有一碑:“孙权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上,1929年始植梅花,每逢初春季节,繁花似锦,暗香袭人,游人如织,已成为全国著名赏梅胜地之一。神道在这里绕梅花山成弓背形。相传当年筹建孝陵时,有人建议将孙权墓迁走,朱元璋却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着他给我守门吧!但是,神道弯曲的真正原因有传说是朱元璋为了加大神道的长度,以增加陵墓的气势,并且笃信从入口处不能一眼望到陵寝的“风水”。所以,孝陵神道的平面布局不取统一的南北中轴线,完全依山势的回旋变化,任其自然,弯曲布置。这确实是朱元璋突破传统的一个创新。明代南京城墙的建造,同样是这样:依山就水,注重军事实用,没有拘泥传统古制的正方或长方形,而成为一个不规则的平面布局形状。它周长33.67公里,堪称“世界第一大城”。1在石翁仲路中间有四对各高3米的石翁仲(陵墓神道的石人像);两对武将,身披甲胄,手执金吾,雄壮威武;两对文臣,身着朝服,手捧笏板,形象生动。对此,清人有诗写道:“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真是十分传神地描述了主人生前宫城御道的情形。请看这些文臣、武将石刻的面部均庄重、严肃,这是有它的历史背景的。明初,朱元璋实行廷杖制度,凡有大臣惹怒皇帝即要被体罚,受到廷杖,“使天下莫不骇然”。这些翁仲们凝固的表情不正是明代等级森严的封建朝廷和皇威专制的写照吗!岁月悠悠,600多年过去了,人世沧桑,而文物依旧,它们都成了历史的见证和研究工作的宝贵实物。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过棂星门遗迹,在御河桥处越桥向北,游览孝陵的主体陵寝建筑。孝陵后部的主体...

展开>> 收起<<
南京明孝陵宝城宝顶导游词(精选7篇).docx

共1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17 页 大小:48.7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3-0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