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老师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5篇)

VIP专免
3.0
2024-07-10
999+
95.95KB
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老师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35 篇)
2024 年老 教育心得体会 篇师1
语文老师大抵都知道这句所谓的名言: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也有很多老师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离如今这个时代太久远,学生无法理解,
因此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我倒是觉得,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可以像鲁迅先生一样,将
那个时代如此真切地剖开摊在我们面前,也只有鲁迅先生的作品,才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
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抛开其作品的时代性不说,单单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赏析,鲁迅先生
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学习语言运用的最佳材料。
鲁迅先生的《故乡》这课,我备了足足一周时间,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一起
聊《故乡》。
这课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二单元需要学习的读书方法
“ ”是 感悟、品味、欣赏 ,我先让学生读单元提示,连读三遍,然后说说学习本单元需要重
“点学什么。学生把握的很准确,告诉我要 仔细辨析作品浓厚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方式
”以及语言艺术的特色 。我让学生又将这句话连读三遍,告诉学生九年级学习小说和七八
年级不同,不仅要知道小说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而且要思考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
要表达这些东西。
我采用了余映潮老师的切入方法,一上课,就将作者、时代背景等知识一一呈现在学
生面前,让学生齐读。理清文章的线索、给文章分段之后,我就开始带领学生潜入文本,
品味文字。
“我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第三段: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
” “ ”乡! 我让学生在文章中找 我 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将两个故乡对比着读一遍,
抓住不同的色彩,来理解两个故乡的差异。学生很快就在文中找到了,作者描写现实中的
“ ” “ ”故乡,用了 苍黄 ,而记忆中的故乡,则是金黄 。我让学生思考这两个颜色带给人的感
“ ” “ ”觉, 苍黄 是一种很灰暗的黄,给人一种压抑的、萧瑟的感觉,而 金黄 则是鲜亮的、金
“ ”灿灿的黄,金字本身就有一种质感,给人明亮的、欢快的感觉。
“ ”在比较两个故乡不同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体会 阿 字和感叹号的含义。学生纷纷
“ ”说 阿 表示很意外,觉得自己记忆中的故乡很美,如今见到的却荒凉萧索,心里觉得出乎
“ ”意料。我问学生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阿 ,学生都说应该用低沉的、悲伤的语调来
读。我就让学生酝酿感情,读出悲凉来,学生读得很有感染力。
“接下来,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看到故乡和自己记忆中的不一样,很意外,还可以怎
” “ ” “么表达呢? 一名学生说: 这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吗? 我说: 对啊,这个疑问
句也可以表达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出现巨大反差时的意外啊,为什么鲁迅先生要
‘ ’ ”加上一个 不 字呢? 学生齐读这两个句子,讨论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但是,他们
“ ‘ ’ ‘ ’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于是我向学生解释: 故乡的景象出乎 我 的意料, 我 因而产生了
‘ ’ ‘ ’怀疑,但又的确是 我 的故乡,所以又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个否定的疑问句反映了 我 复杂
” “的思绪、沉重的心情。 解释完之后,我又总结道: 每一位文学大师,都是遣词造句的高
‘ ’ ‘ ’手,鲁迅先生用一个 阿 字,就写尽了我的疑惑、意外、难过、悲凉,文中如此精练的词
”语还有很多,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细细品味。
“‘ ’ ‘接着,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我 一方面怀疑眼前的是不是自己的故乡,说 我的故
’ ‘ ——乡好得多了 ,一方面却又说 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
’ ”凉,这不是很矛盾吗? 看到我一脸疑惑,学生们兴奋极了,热烈讨论着,希望能够为他
们亲爱的老师排忧解难。一番讨论之后,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故乡本来就破败荒
凉,只不过小时候有少年闰土在,有纯真的友谊在,所以觉得故乡很美。而且小孩子无忧
无虑的,看到什么都觉得好玩儿,故乡有西瓜有猹,当然会觉得故乡美了。孩子眼中的故
乡,和为生活所迫的大人眼中的故乡是不一样的。一种意见认为,故乡二十年前确是很美
‘ ’的,但是二十年过去了,故乡变得荒凉萧索, 我 不愿意承认故乡这种不好的变化,所以
‘ ’就用 故乡本也如此 来自我安慰,这句话里其实是有一种难过的。
——孩子们问我哪一种理解更正确,我没有下定论时间还不到。当我们研读到豆腐西
“施杨二嫂的时候,或许孩子们自己会得出结论来的。我只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反差
———— ———— ———— ————— ”疑惑 悲凉 自我安慰 忧愤 这几个词语,来帮助学生
‘ ’理清文中 我 的心理变化历程。
第二课时,我们研读了闰土的变化,照例是潜入文本,品词悟句。学生谈到小闰土的
“ ‘ ’ ‘ ’脸色时,我追问学生 为什么是 紫色的圆脸 ,让小闰土的脸 粉嘟嘟 的不是更可爱
” “ ”吗? 学生略一思索,便答出了 因为他经常在海边看瓜,被太阳晒成了紫色 ,我顺势告
诉学生,写人要考虑到人物的身份、生活环境,比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衣袖,
‘ ’ “ ”是油晃晃 的,符合他屠户的职业特征,所以以后写人,不能再 千人一貌,让所有的女
“ ”孩子都长 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口 。
“ ” ——中年闰土的脸色是 灰黄 ,我再次提起文中出现的另外两个表示黄色的词语 现实
“ ” “ ”故乡的 苍黄 和记忆中故乡的 金黄 ,让学生体会鲁迅用词的讲究。我又引导学生将孔乙
“ ” “ ” “ ”己的青白 脸色与中年闰土 灰黄 的脸色相比,让学生明白,孔乙己的白,是因为他鄙
“ ”视劳动、从不劳动,而中年闰土的黄,是因为他常年种地,再次强调描写人物要考虑到
不同的身份。
“ ” “ ” “ ”我们继续品味词语。学生谈到闰土见到我后脸上欢喜 、凄凉 的神情,我让学生
“ ” “ ”想象那种 凄凉 ,想象当时闰土心中会涌起哪些思绪;学生谈到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
“ ”我告诉他们即使是现在这个社会,所谓的 懂事 ,其实就是不断妥协不断放弃;学生谈到
“ ” “闰土要的 香炉和烛台 ,我告诉他们 没文化真可怕,因为没文化的人,连自己为什么会
”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到压迫和剥削都不知道,更别提想办法改变命运了 ......
或许是我的语言点燃了学生的思想,我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连续的两节课下
来,学生不仅毫无倦意,反而越来越兴致勃勃,课堂上小手如林,都争着阐述自己的想
法,一扫往日死气沉沉无人应答的气氛。我忽然想起了黄厚江老师在《语文课堂寻真》中
“的一段话: 教师必须先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思考,读
出自己的发现,然后才能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阅读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自
” “ ” “ ”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的发现。 原来,要想让语文课堂 活起来,老师必须先自己 活 起来
—— “ ”当然,所有的 活,都是以深入钻研文本、品味感悟语言为前提的。
2024 年老 教育心得体会 篇师2
本学年中班教研组共有四个班级,新学年开始,我组成员就认真学习新《纲要》,进
一步改革教育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结合园务工作制定
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计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课题的完成
本期我组对晨间接待活动进行了研讨。晨间接待是幼儿园第一个活动环节,也是与家
长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怎样使孩子一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怎样让家长放
心的离开孩子,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认真学习,积极研讨,开展微笑服务,提高服务意
识,与家长亲切交谈活动。在晨间内容上,打破以往活动只是单一的桌面游戏,开展了丰
富多彩的活动。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折纸剪纸活动、开放区域游戏,让幼儿自主地
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我们还注重材料的提供,注重活动中的个别指导,利用音乐产生愉
快的活动气氛。我组教师就如何开展好晨间接待进行了说、看、评活动。通过活动,教师
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二、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让幼儿真正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幼儿喜欢自主游戏,是因为它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过去教师们在游戏中怕
乱,限制过多,过死,幼儿玩什么游戏,怎样玩都由教师指导,分配。通过学习研讨,教
师们改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在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自己提出主题,自定角色,自
选材料与伙伴。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三、早操活动的研讨
幼儿能不能在早操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手机版教师的教育观和早操的活动设计、
编排、组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我们针对早操活动进行了改革、交流
“ ” “ ” “与研讨。中一班: 从早操活动所想到的 、中二班:新《纲要》新早操 、中三班: 我
” “ ”班早操创编 中四班:新早操的新《纲要》 。在交流中,教师们涌跃发表个人见解,找
出早操中存在的问题,大胆从活动设计、编排、组织下手,把早操、基本动作训练、游戏
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通过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将早操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园的主力军,接班人。为了更好地使他们成长起来,我组为他们提供了
早操的研究与观摩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关心、支持、协助、出谋划策,使他们得到了
锻炼,同时,也为全组教师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机会。
五、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组织幼儿到公园进行春游。配合园务工作开展庆 六一 文艺表
演活动。为使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教师对
幼儿进行期末测评工作等等。
以上是我组教师在本期的教研工作情况,但还需继续努力,下期我组将加大教研力
度,对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进行研讨,开展说、看、评活动。让教研工作更好
地服务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老师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5篇)2024年老教育心得体会篇师1 语文老师大抵都知道这句所谓的名言: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也有很多老师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离如今这个时代太久远,学生无法理解,因此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我倒是觉得,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可以像鲁迅先生一样,将那个时代如此真切地剖开摊在我们面前,也只有鲁迅先生的作品,才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抛开其作品的时代性不说,单单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赏析,鲁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学习语言运用的最佳材料。 鲁迅先生的《故乡》这课,我备了足足一周时间,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一起聊《故乡》。 这课...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