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龙亭导游词姿料(精选6篇)

标签: #导游
开封龙亭导游词姿料(精选6篇)开封龙亭导游词姿料篇1龙亭公园的古建筑,有史可据的可上溯到唐德宗李适在位时(780-820__年)所建的永平军节度使治所——藩镇衙署。之后,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将其改建为皇宫。北宋时的皇城(包括皇宫)亦在此,称之为大内。金代后期,亦以此为皇宫。元灭金后,它是河南江北行省的衙署。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中龙凤政权也以此为临时行营。至明,当时的统治者又大兴土木兴建周藩王府。顺治十六年(1659年),在周王府旧址上设立了贡院,作为考试举人的场所。经过70多年的建设,院内建有房舍五千多间。明远楼高四丈,使旧日王府遗址有了新的生机。但由于该地低洼,积水严重,无法继续使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曾在原周王府煤山上修建了一座万寿亭,亭内供奉皇帝万岁牌位,每逢节日大典或皇帝诞辰,地方官员来此遥拜朝贺。于是煤山改为龙亭山,简称“龙亭”。雍正九年(1731年)由总督田文镜主持,将贡院迁至上方寺南新址(今河南大学校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弘历下江南,路经开封。巡抚鄂容安为了接驾,将巡抚衙署改建为行宫,巡抚署搬到按察使司1署,按察使司署搬到大道宫,大道宫的道士们移至万寿宫继续布道,并改名为万寿观,把大道宫供奉的真武铜像移入万寿观中。嘉庆二年(1797年)曾特诏各直省将储的闲款,葺修神祠。河南布政使马慧裕认为神道设教,亦所以奠安斯民,而龙亭实省会之望,尤不可缓。嘉庆五年(1820__年)即对万寿观作重点修葺。本着仆者起之,坏者易之,漫患者黝垩之,俱仍其旧而不改作的原则,在64级蹬道下部,新筑一个一丈六尺的台基,建真武殿三间,将真武铜像移此殿奉祀。像后悬画坎,意以导昆仑之源。龙亭大殿高12米,亭内正中立一巨碑,名“五岳真形”,上悬太极,以应中天房、心二宿。午朝门前还增牌坊一座,上书“拱岳带河”。嘉庆十七年(1820__年)督学姚文田对马慧裕的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