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导游词(精选3篇)35

VIP专免
3.0 littered 2025-02-22 999+ 39.95KB 4 页 6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经典重庆导游词(精选 3 篇)
经典重庆导游词 篇 1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
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
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
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 30 米、宽 20 米、高 10 米。洞中
横排 3 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
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
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 820_
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
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
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
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
洞”。137 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
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
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
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1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
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
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
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 1036 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
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开至喜亭,攀至山顶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
古建,楼高三层。在一楼大以欣赏到古乐器出的
音乐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是一尊塑像立于江巨型石台上,这
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建年(公元
220_年),刘备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期间在此擂鼓
,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而下,到了山,便可到“陆游泉”了,
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边崖壁石间,一股清涓涓入潭
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味极
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经典重庆导游词 篇 2
龙桥即高 200 米,跨度 300 米,因其位居
一,顶天地之势而得名。一桥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
即壮观奇。
2
青龙桥即,是垂直差最大一天生高 350
米,宽 150 米,跨度 400 米,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
条真龙直天,故名青龙桥
黑龙桥即桥孔黑暗洞顶部岩石如一条黑龙
藏身于此,心惊黑龙桥色以流态各异的“三
泉”、“一线泉”、“珍珠泉”、“泉”四眼宝泉而独具特
位于重庆武隆县城东南 20 公里处武隆仙女
山高泥标美路旁,南国草原仙女山约 15天下
芙蓉30 公,是罕见的地态型旅游区。景区
内游览路线从崖壁到谷底共 5 龙桥青龙桥黑龙桥
天生三座规模庞大,气热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三桥平均
200 米上,面宽约 100 米,在距离仅 1.2 公范围有如
大的三天生桥实属国内罕见
景区林森木秀、峰青岭翠、悬崖万、壁绿草成
修竹摇曳、飞泉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幽
自然山、水、、峡、桥共构成幅完美自然山水
画卷,其中天生三,飞崖壁、天一柱、绿茵翁妪送
仙女洞等景点引入胜使人留连忘返新增的洞内自然岩
壁攀岩项目极具挑
地居不少土家族,他们大在山区,喜居
楼,屋基后高,部分房屋房屋为“干栏式
作畜舍或搁置农具,楼上人。楼的四周铺设走
3

标签: #导游 #重庆

摘要:

经典重庆导游词(精选3篇)经典重庆导游词篇1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20_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1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20_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

展开>> 收起<<
经典重庆导游词(精选3篇)35.docx

共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4 页 大小:39.9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2-2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