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书心得(精选24篇)

标签: #读书
影响力读书心得(精选24篇)影响力读书心得篇1组织动机:设计奖励机制1、我能接受任何批评,只要它是未经修饰的赞美。——艺术家诺埃尔·考沃德2、外在奖励是第三选择•善意却适得其反的奖励不胜枚举。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将奖励作为首选鼓励策略,以影响行为。•在合理得当的变革努力中,奖励应排在第三位:首先将关键行为与内在满足感相结合;然后努力获得社会认同;最后才会考虑选择外在奖励以激励行为。如果你不谨慎地遵循这个顺序,很可能会失败。•马克·莱伯博士(MarkLepper)及其同事研究发现:孩子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时(玩最喜欢的玩具)得到奖励(最喜欢的点心)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实验对象一旦得不到奖励,不但不会更积极地从事该活动,反而会减少活动的次数。“•过度辩证假说”(theover-justificationhypothesis)认为:如果人们因做自己本来就喜欢的事情而获得奖励,他们会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它。想到自己的行为,人们意识到自己会从这种活动中得到奖励,因而产生质疑,如果事情本身有趣别人为1什么提供奖励?因此,人们从因为兴趣转而因为奖励而行动,一旦奖励取消就会减少从事该活动。3、明智地采取激励措施•保证所给的奖励及时、令人满意且与关键行为紧密相连。一旦你这样做,奖励即使非常小,也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顽固的长期存在的问题。•如问题少女收容所的试图自杀率显著上升,通过激励方案:被收容少女如果试图自杀,那么她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就不能看电视,试图自杀率顿时下降为0;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常旅客对航空里程累积的热衷。4、正确的行动越少越好•提供外在奖励时,如果你已夯实了之前的动机源头的话,奖励通常并不需要太大。重要的是礼物背后的意义而非礼物本身。奖励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它会激发许多重要的社会力量,而远远高于奖励自身的表面价值。•如果你满怀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象征...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