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

VIP免费
3.0 文海小编1 2025-02-21 999+ 47.44KB 13 页 6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文心雕龙》读书心得体会(通用 7 篇)
《文心雕龙》读书心得体会 篇 1
最初知道刘勰,是因了他的那句话,“观山则情满于山,观
海则意溢于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出我心中所想,
只是觉得这些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没怎么就给他说出来了,然
后就开始想了解他,就买了这本《文心雕龙》,今日决定研究国
学,才开始认真去了解他,学习他。
至今,刘勰的去世,将尽 15 个世纪,但他的名字在人们的心
目中,并不陌生,比起他当年的身世,甚至还显赫些。这不是偶
然的,他在文学批评,建树了一套有系统的理论,这套理论在历
放出了异彩,有很大的贡献,即使到今天,还同样具有现实意
义。在此,主要阐述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的问题之一:他的宇宙
观点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文心雕龙》前三章强调儒学是文学的'根底,这是因为刘
勰的崇儒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刘勰的生活时代看,在刘勰之
前,从两汉以来,出现了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如桓谭、尹
敏、王充、张衡等。与刘勰同时,刘孝标的《辨命论》,范缜的
《神灭论》,也是进步的作品。刘勰显然受了他们的影响。另
外,他在写《文》的时候,正是佛学盛行之际,他早年在钟山的
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长期研读过佛书,而之后他却宁愿打着儒
家旗号来达到使自己的作品为后世所重的目的,这正是儒家入世
1
的传统心态。可见,他在于文学的一论述上,他的宇宙观
然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道》中,刘勰认为并不始于人为,在人为
外,观的自然之美存在。他在本篇内明确出:孔夫子
之所以大,就在于“写天辉光晓民生之”。这就
是刘勰的文学观所以合于唯物论的立足点。者,他不
表客观本体的道,看无识,却他看是有心之
物。因而所“道之文”,就是这个有心之物的外在形式
合于自然之的人文,就以合于天之心而可根到
底,就不可不刘勰的宇宙观于唯心主义了。但是,
刘勰是一个成熟观唯心主义者,因得观点出
确地回答了文学上两个有根本的问题:文学与现实的
系,内容形式系。在《明诗》里说:“人禀七情,
吟志莫非自然。”在《诠赋》里说:“原夫登高
盖睹情。”在《物》里说:“物,心亦摇
”。提出了观的物,为对象,认为文学是反映客
物的。此外,刘勰不主张自然主义的模化外物,认为物写
,是有主观爱憎的。因为“情以物以情”,所以进
一步说:“情以物必明雅;物以情故词必巧丽”。这
就不合于唯物论,而且带辩证的观点。
总结起来说,刘勰的宇宙观是观唯心主义的,但他的文学
观是合于唯物主义的,他探讨了人为系,文学与
现实的系,内容形式系。《文》的套理论体系,在历
2
自然是难能的,今天来说在个文学理论发展中,也
应该是一程碑
了这些大的来说于他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之外,
好多时候我们这些后人在研究他的作品受的时候,而是在
一些字句里,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好处了。像宗经
,“至根柢盘深,枝叶峻茂辞约旨丰事近喻远,是以
虽旧余味,后劲追取非晚,前修久用而为,可
遍雨河润千里者也。”经典著作在刘勰里就是这样的,
经典可以泽被万年,以至于到现在我们读这些经典的文集都觉得
特别,刘勰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自己的书有
也会经典呢!只是这个"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
为了我们写作的一个范要。是我们追求方向。我这句
话就是尤其喜欢
刘勰的《诠赋》。有文是这样说的,原夫登高盖睹
情。物以情必明雅,物以情故词巧丽丽词雅
义,符采相胜。文章是要有情然后丽词佳句才
章,但是没有情的条件,不知道作本要
那么这样的就是花朵太繁把骨头都压断了。所以不论是
时候,么情,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真情,而永远
的。到现在我们写作,是;离不了这些东西的。
哀吊》里句话是这样说的,心而文则事惬,观
文而心则题体为,则虽丽而不衰;必使情,文来
引泣乃其贵耳然是写文章要心情来,自己
3
摘要:

《文心雕龙》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文心雕龙》读书心得体会篇1最初知道刘勰,是因了他的那句话,“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出我心中所想,只是觉得这些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没怎么就给他说出来了,然后就开始想了解他,就买了这本《文心雕龙》,今日决定研究国学,才开始认真去了解他,学习他。至今,刘勰的去世,将尽15个世纪,但他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陌生,比起他当年的身世,甚至还显赫些。这不是偶然的,他在文学批评,建树了一套有系统的理论,这套理论在历放出了异彩,有很大的贡献,即使到今天,还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此,主要阐述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的问题之一:他的宇宙观点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在《文心雕龙》前三章强调儒学是文学的'根底,这是因为刘勰的崇儒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刘勰的生活时代看,在刘勰之前,从两汉以来,出现了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如桓谭、尹敏、王充、张衡等。与刘勰同时,刘孝标的《辨命论》,范缜的《神灭论》,也是进步的作品。刘勰显然受了他们的影响。另外,他在写《文》的时候,正是佛学盛行之际,他早年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长期研读过佛书,而之后他却宁愿打着儒家旗号来达到使自己的作品为后世所重的目的,这正是儒家入世1的传统心态。可见,他在关于文学的一般论述上,他的宇宙观虽然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在《原道》中,刘勰认为美并不始于人为美,在人为美之外,先有客观的自然之美存在。他在本篇内明确的指出:孔夫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写天地之辉光,晓民生之耳目矣”。这就是刘勰的文学观所以合于唯物论的基本立足点。再者,他不把代表客观本体的道,看成是无知无识的器,却把他看成是有心之物。因而所谓“道之文”,就是这个有心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合于自然之美的人文,就以合于天地神明之心而可贵。归根到底,就不可不把刘勰的宇宙观归于唯心主义了。但是,又不能...

展开>> 收起<<
《文心雕龙》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篇).docx

共1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13 页 大小:47.4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2-2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