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免费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京口实小 崔恒娟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德育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课
程。它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
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
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
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教师
对这两门综合课程逐渐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很多学生获
得了积极体验与社会生活经验。然而,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进
一步去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支撑
“ ”陶行知先生说: 创造始于问题。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
“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 问
”题情境 ,为自主探究、自我建构打下基础、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
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
近几年,各学校虽然在德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很少有深层次的、对诸多问
题的统整思考,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当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背景时,来自
家庭环境的冲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本课题以课堂教学
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
的特点,调查梳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出现的问题,并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与
研究,提出协同解决的策略,对解决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将会
有突破性的进展。
本课题将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载体,通过抽样调查,分析目前小
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梳理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
性策略,为课程改革中小学品德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支持。
学习材料:
1、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 年第1版
2、徐英著《新世纪教育启示录》,天津教育出版社,XX 年1月第 1版
3、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国教育报》,XX 年9月10 日第 3版
4、有宝华:《综合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小学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梳理出小学品德课程课
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了解现状、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
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
(二)研究内容
1、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2、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标实施、教材处理、学生学习方式)
3、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教研部门、实验学校协同研究,共同分析对策的
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理性思考,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
提供实践经验资料和观点支持。
摘要:
展开>>
收起<<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京口实小 崔恒娟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德育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课程。它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教师对这两门综合课程逐渐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37.7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