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生中华美德颂演讲稿(精选35篇)
免费
2024 小学生中华美德颂演讲稿(精选 35 篇)
2024 小学生中 美德 演 稿 篇华 颂 讲 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有一种精神我们与生俱来,它涤荡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种责任我们时时承担,它引
发我们良知的共鸣。它如同一汪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它又似一段乐章,激起我们无尽
的深思。
它是什么?它在哪儿?
它就是美德和文明。让我们来把它追寻。
我们寻找它的踪迹,却不知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是弯腰轻轻捡起一张纸屑时
的敬重;它是说出一句"谢谢你"时心灵的悸动。它是父母劳累时递上一杯水,帮着捶一捶
背,揉一揉肩的款款真情。
然而,如今的社会日益进步,科技日益发达,文明美德的意识却由内心的浓墨重彩淡
化成了一张泛黄的白纸。随口的脏话,随地乱丢的垃圾都玷污了我们心中的文明。一些无
良的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不惜抛弃做人的底线,在老酸奶和果冻中添加工业明胶,用含
有重金属铬的皮革制作胶囊,用甲醛来保鲜蔬菜,他们的行为,不知伤害了多少无辜的生
命;他们的行为,不禁让我们大声地疾呼:道德去哪了?!美德去哪了?!在如今的商品
经济社会,文明美德更需要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把它寻找。
透过层层迷雾,穿过层层荆棘,我们在"雷锋传人"郭明义的身上找到了文明美德的影
子。二十二年献血六万多毫升,是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十六年捐款为自己总工资的一
半,累计捐助了十二万元,郭明义只要看到别人需要什么,就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
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却,一笑而过。他,就是文明美德的一个化身。
顺着郭明义的足迹,我清晰地看到了文明美德的身影,他就在我的身边!我的同龄人
——武昌区杨园学校的文晓伟同学,5岁时厄运袭击了他原本幸福的家:父亲重伤,母亲
离家出走,年幼的他接手了照顾爸爸的重担。
晓伟的爸爸,不能行动,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早晨 5时30 分,晓伟就得起床给自己
和爸爸做早餐;中午放学,他得跑步回家,买菜做中饭,然后再匆匆赶到学校上课,晚上
回家后,做饭,做完家务后才能开始做作业。
晓伟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尿道下裂",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治疗,但是晓伟和父亲
的生计仅靠每月700 元低保支撑,根本无钱治病。
父亲的难处,早熟的晓伟知道。因为身体原因,他以前每天晚上都会尿床,时间一长
他就总结出一个规律:只要夹着腿蜷着睡觉,就不会有事。虽然,他每天晚上睡觉身体常
常没有伸直过。但再怎么难受,他都自己忍着,不在爸爸面前叫一声苦。
这些年来,晓伟忍着自身病痛支撑起这个家。20xx 年、20xx 年他相继被评为江城最
小的"孝星"。面对荣誉,他用质朴的语言回答:"照顾爸爸,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文明
美德是孝顺,是奉献,是修养,是崇高。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文明美德的传承者吧!追寻心
中的文明美德,追寻给心田予以滋润的甘霖;
追寻心中的文明美德,追寻照亮人生道路的指路灯;
追寻心中的文明美德,就是那追寻熠熠生辉的生命之美!
谢谢大家!
2024 小学生中 美德 演 稿 篇华 颂 讲 2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文明美德,是我们中华的具有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之前并不懂得什么是传统美德,但
是经过这个寒假后,我深有体会。
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用水平之上。一个人要
“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 中国欲存争于天
”“ ”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 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
文明美德最重要,它就像一盏盏明灯,引领你走在社会的道路上。在我的 6年小学生
涯里,我明白了,文明是我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学校中,随处可见的塑料袋和塑料瓶等
这种破坏环境的垃圾,而扔这种垃圾的往往就是缺乏文明的人,而主动上前把垃圾捡起来
扔到垃圾桶的人就是具有文明的。一个人的公共文明水平是能反应出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
家的公共文明水平。你想象一下,一个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人,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
明吗,不会!你还能想象一个孩子在滔滔不绝得在讲脏话,你能不痛心疾首吗?难道我们就
这样缺乏文明吗?”。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
就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 知行合
”一 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就像是一泓清泉,可以滋润和慰藉我们的心灵!
前进的道路已经铺好了,下一步就该我们走出去了,我们首先要具有小学生应有文明
美德,没有美德的人,就犹如漂亮的荷花被淤泥玷污。更别让恶习陪伴着你的一生,让我
们拥抱文明,让文明陪伴着我们的一生吧!
谢谢大家!
2024 小学生中 美德 演 稿 篇华 颂 讲 3
老师们,同学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
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 ” “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之国 、 礼仪之邦 著称于
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
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的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我记得有一个下雨天,我在车站等车,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车,里面却是一片乱哄哄
的人群,我费尽全身力气,涨红了脸,才挤进了人堆里,猛然间一抬头,看见有一个空
位,我赶紧跑过去坐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忽然前面走来了一位老奶奶,她颤巍巍
“ ”的,大家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车上的广播播了几百遍 要尊老爱幼,我觉得那根本是
在浪费电,因为大家见到这位老奶奶,都不理不睬,毫无反应。我悄悄地站了起来,把座
位让给了那位老奶奶。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让我们远离俗气,拥抱
文明!
谢谢大家!
2024 小学生中 美德 演 稿 篇华 颂 讲 4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家,而在我国文化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页叫中华
美德。这些美德不但造就了许多杰出人物,而且还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像孔融。他们家有兄弟七人,而孔融在他们兄弟七人中排行第六。他们兄弟七人在一
起学习游戏总是互相谦让、和和睦睦。孔融四岁那年,家乡的梨子丰收,家里的桌子上放
着一盘子梨子,全家人围着准备吃梨。哥哥们让弟弟先拿,而孔融不挑好的不拿大的,却
“拣了一只最小的梨子。父亲问他: 这么多梨子,你怎么拿了一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
“ ” “说: 我年纪小,应该拿最小的,大的让给哥哥们吃。 父亲又问:弟弟不是比你更小
吗?” “ ”孔融说: 我比弟弟大呀,我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 亲朋好友知道了这件事后,
“纷纷称赞说: 4岁的孩子就知道让梨,长大后一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果不其然,等孔融
”长大后成了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学者。
公元前 110 年,汉朝史官司马谈在临终时交代自己的儿子司马迁:做史官时千万不要
忘记自己所写作的史书。司马迁哭着答应了父亲的请求。这就是要写作的《史记》。可
是,在他着手写《史记》不久,就牵连进了李陵案件。因为李陵与匈奴打仗,战败后就降
了匈奴,汉武帝大为生气,司马迁为安慰汉武帝,就说李陵可能是假投降,汉武帝认为他
——是替李陵说情,就把他投进了监狱,并施以最严酷的刑罚 宫刑。遭受此打击,他曾萌
发出自杀的念头,但想到父亲的遗愿,他含垢忍辱,历经20 年,终于完成了《史记》,
并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还有张良。他在投奔刘邦前,有一天坐在邳桥上,见一位老者不慎将鞋落入桥下,张
良主动下桥为老人捡鞋,并为老人穿上。老人为张良知敬老之举所感动,送给张良一本兵
书,张良凭此助刘邦打天下,屡立战功。
以上这些只是中华民族文明这个浩瀚无边的海洋中的一部分。虽然这些被我们敬佩的
人中都能找到中华美德,但是他们已成为过去,要想让这些美德继续传播下去,就要靠我
们的不断努力。不能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而舍弃这些精神财富。
谢谢大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小学生中华美德颂演讲稿(精选35篇)2024小学生中美德演稿篇华颂讲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有一种精神我们与生俱来,它涤荡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种责任我们时时承担,它引发我们良知的共鸣。它如同一汪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它又似一段乐章,激起我们无尽的深思。 它是什么?它在哪儿? 它就是美德和文明。让我们来把它追寻。 我们寻找它的踪迹,却不知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是弯腰轻轻捡起一张纸屑时的敬重;它是说出一句"谢谢你"时心灵的悸动。它是父母劳累时递上一杯水,帮着捶一捶背,揉一揉肩的款款真情。 然而,如今的社会日益进步,科技日益发达,文明美德的意识却由内心的浓墨重彩淡化成...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演讲稿
价格:免费
属性:30 页
大小:75.3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