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昭陵导游词(精选18篇)

标签: #导游
沈阳昭陵导游词(精选18篇)沈阳昭陵导游词篇1大家都看到了巨大的宝顶尖上,不偏不倚长着一棵榆树。我揣测不少人心中已产生疑问,好,我来告诉大家。为效法祖陵——永陵,昭陵不知从何时起,在宝顶上也栽上一棵榆树。关于榆树,满族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下面这段故事。一天,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一棵大榆树下休息。他把背上的父母骨灰匣解下来,放在这棵榆树的树权上,然后就到旅店住宿去了。第二天早早起来,来取骨灰匣时,竟然发现地上的土上长没过树权,把骨灰匣给埋上了。他扒开土,想把骨灰匣拿出来,无论如何也拿不起来,就像长在树权上一样。他又找来一把大斧,猛砍树杈,每砍一斧,就从树的被砍处往外流血浆,树的“伤口”又很快长好如初。努尔哈赤感到十分惊奇,认为这是一棵神树,是上帝向他暗示这里是安葬他父母的。于是他顺从天意,用土把树权上的骨灰匣重新埋好,做好标记,并在这里住下来,安营扎塞,开始招兵买马,起兵创业。后来他就在这棵树的地方建起了永陵。这是一段不经的传闻,意在宣扬“君权神授”、“受命于大”。而且几乎历代王朝崛起之际均有类似传说相伴。清朝统治者意在美化、神化自己,才有“神榆”之说。1乾隆十九年(1754年),博学多才的弘历皇帝第二次东巡祭祖永陵,御书《神树赋》一篇。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三次祭祖永陵,忆起二十四年前写的《神树赋》,感慨颇深,于是命人将《神树赋》刻于石碑,第二年此碑刻成。〈神树赋》将此榆树寓意大清龙脉,风水攸关,对它极为重视。据说,盛京将军每月要向皇帝就神榆的保护情况奏报一次,从三十年代拍摄昭陵宝顶照片来看,仍可见到这棵神榆,八十年代初整个宝顶己为树冠覆盖,大约在八十年代末,神榆生长老化枯死。如今这棵新榆树也有二十来年了,是昭陵绿化班师付亲自栽上去的。(隆业山)清朝有一个传统做法,就是把每处陵区所靠依的山峰都赐一个很吉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