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精选5篇)

VIP专免
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精选 5 篇)
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 篇 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我是你们的导游。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
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
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
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
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
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 1520xx 年--1760 年)间的 260 年中,
共出现了 41 位贡生,19 位举人,并有 9 人中进士,6 人入翰林,
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
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 14 个省、市,且多
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
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 16 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
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
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
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
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
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 4 万平方
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1
皇城相府是一处官僚巨宅,巨宅中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萃的
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
臣。陈廷敬 20 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 28
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 40 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
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
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陈廷敬是一位出
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
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篡了《康熙字典》、《佩
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 文化典籍,这位
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
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
突出的贡献。
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
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
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 33 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
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在中国文化上的一大贡献,而实际
主持《康熙字典》编纂的,却是陈廷敬与张玉书,由于张玉书在
康熙下令编纂《康熙字典》的第二年去世,《康熙字典》的主编
之责实际留在了陈廷敬一人身上。
公元 1720xx 年 6 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
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
2
已经 72 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
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
京,专事《康熙字典》编纂。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
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
身上。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 42 卷,字数达 47035 个,比明
代《字汇》多 13000 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 《康熙字
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
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
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 传世
之作。
陈廷敬在编纂《康熙字典》的过程中,精选了 30 多人的编纂
班子,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就在字典初具规模时,陈廷敬于公
元 1720xx 年 4 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书,也
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皇帝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
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编纂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
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
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
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
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
字矣”。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精选5篇)山西皇城相府的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我是你们的导游。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20xx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37 页
大小:60.9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