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江苏明孝陵导游词(精选4篇)

VIP专免
精选江苏明孝陵导游词(精选 4 篇)
精选江苏明孝陵导游词 篇 1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是明朝开
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这座已有 600 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
宏大、形制独特、环境优美而著称。20xx 年,明孝陵申报世界遗
产成功,更使得这座开创明清皇陵制度的明孝陵成为了世人瞩目
的焦点。
明孝陵经过 600 多年的历史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部分
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筑遗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间布局
上完整如初,文化遗存所在的自然景观未受损坏,它们足以显示
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制度格
局、营造规模和艺术成就。如今,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
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寝都是以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而建造的,从
这种意义上说,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艺术杰作,是中国文化
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一项综合性成果,它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
代新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和地位。
它是明初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审美意识、建筑技术和国家
财力的结晶。陵寝布局设计和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
典范精神。既继承了汉、唐、宋帝陵制度中的优秀成分,又创建
1
了新的帝陵制度。明孝陵的陵寝制度,规范着明、清两代 500 多
年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其地位崇高,影响极为深远。
精选江苏明孝陵导游词 篇 2
走完 3 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接着请大
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
杆。从金水桥直到方城、宝顶,方向为正南北,建筑按中轴线对
称配置。
从金水桥向北 200 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
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 1.99 米,高 1.07
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
纹。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 年)重建的。门外东侧
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 1.05 米,宽0.63 米,用
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
示。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
会衔竖立的。
进人文武坊正门,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
殿。碑殿正中竖立着高大的石碑5块,中间一块最为醒目,上
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
过了唐宗家祖。这块碑高 3.85米,宽 1.42 米,碑下有座。碑的
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2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从正门到享殿,地上用巨石铺成
一条宽 1.6米的御道。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
于洪武十六年(1383 年)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重
建的享殿,殿为 3 间,檐高 3.11 米,长 11 米,进深7 米,规模比
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殿内挂着的是朱元津与马皇后画像的复制
品。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这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
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
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内红门,走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
筑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 米,后高民 13
米,东西长 75.26 米,南北宽31 米,东西两侧有八字墙。方城正
中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条深长的隧道,由54 级石阶组
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阶,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
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 39.15米,南北宽 18.40
米。南面开拱门 3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地面
用方砖铺地。明楼原来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和明楼是明
代的创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这样的建筑。在宝顶前面建
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其中又夹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庄
严肃穆的气氛,显示出帝王的无比威严。
方城之后就是宝顶,也叫宝城,只见正面的石壁上横刻
着“此山明太祖之墓”7 个楷书大字。据说,它刻于民国初年,
用以回答游人的提问。宝城是一座近似圆形的小丘,直径约 325
米到 400 米,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
3
摘要:
展开>>
收起<<
精选江苏明孝陵导游词(精选4篇)精选江苏明孝陵导游词篇1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环境优美而著称。20xx年,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更使得这座开创明清皇陵制度的明孝陵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明孝陵经过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部分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筑遗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间布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遗存所在的自然景观未受损坏,它们足以显示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制度格局、营造规模和艺术成就。如今,分...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9 页
大小:42.0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