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通用31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最新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通用 31 篇)
最新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 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何导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
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 1750 年,1764 年建成,面积
290 公顷(4400 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
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
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
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 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
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
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 年),清漪园
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 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
费的名义动用 3000 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
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统治
时期,又遭破坏,1949 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 年 3 月 4
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 年 11 月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xx 年 5 月 8 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
局正式批准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
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
1
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
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
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
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
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 2.97 平方公里(293 公顷),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 220
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
小院落 20 余处,3555 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共有亭、
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 3000 多间。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
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最新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 篇 2
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
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
区 15 公里,占地面积 290 公顷。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
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 3/4。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
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
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
区。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
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2
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
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
行宫,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明代时这
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
鸟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
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
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
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
称为清漪园。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 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
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1885 年,慈禧太后挪用海
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但好
景不长,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再次重
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解放后,人民政
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保护,颐和园又恢复了往日的风
采。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
录》,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仁寿殿。
各位,这是仁寿门,门口有两块太湖石,人称“猪猴石”,
据说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被派到这里来为皇家看家护院。走进人寿
门,看到的并不是仁寿殿,迎面是一块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
一个“障景”的作用。这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
目的是起到屏风的作用,避免院内景物一览无余,失去含蓄之
感。刚才我们讲过了,颐和园是集南北园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国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最新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通用31篇)最新的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范文篇1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何导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51 页
大小:69.8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