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VIP专免
3.0
2025-01-11
999+
42.49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精选 3 篇)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 1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
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
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
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
恼。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
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
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
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
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
告诉老师自我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
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忙
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
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
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
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
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我。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
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
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来整理。这个效果很
1
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
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
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
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
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
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
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
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
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
真正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重要和职责,给她
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 2
3月21日,作为家长,我有幸参加了孩子学校组织的由戴燕
华老师主讲的家庭教育报告会。会上,戴老师就家庭教育中比较
关注的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孩子做人、正确引导
孩子身心健康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讲解。通过这次演讲,我在诸
多方面与戴老师很有共鸣,感同身受,也有一些新的体会,现对
体会颇深的几点阐述如下:
首先,戴老师从一个故事开始了演讲,讲的是一个好动且成
绩较差的孩子及其母亲如何通过鼓励使其成才的故事:学校第一
次开家长会,老师讲,你的孩子太爱动了,坐不了三分钟。母亲
2
回到家里后,没有责备孩子,而是鼓励孩子说:孩子,今天老师
表扬你了,说你以前坐不了一分钟,现在已经能坐三分钟了。孩
子听说老师表扬了,很是高兴,后来在上课时常常想起老师的表
扬,慢慢地也能够静下心来。到了快要升中学的时候,又是开家
长会,因为孩子智力不是太好,学习成绩差,母亲问老师孩子能
考上重点中学吗?老师说:考重点中学?那只有做梦啦……照例
回家,孩子也是照例问起家长会的事情,母亲说:孩子,以前说
升重点中学,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老师说如果你再努一
把力,也是可以想象的啦。孩子听了这话,更是开心,从此学习
上更加刻苦,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最终考上重点中学。
而且令母亲更为惊喜的是,孩子最后还考上了大学。
戴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也非常感人。是母
爱的力量,促使母亲非常用心地教育孩子,通过鼓励的方法,树
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并使得孩子最终成才。另外一个体会,那就
是世界上没有“没用”的孩子,只有不用心的家长,只要家长通
过正确的方法,是完全可以把成绩不好甚至不很聪明的孩子塑造
成有用之材。
关于学习方法,戴老师讲了三点: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2、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三点,我觉得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学习兴趣。没有兴趣,
再聪明的孩子也学不进去,谈何学习成绩?那么如何来培养孩子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篇1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我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