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精选28篇)

VIP专免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精选 28 篇)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 篇 1
近 几年来,无论是外出学习,还是市上召开学科研讨会,或
者上网查询,均可发现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教研热点。作为长期从
事一线高中数学教学的我来说,对研究性学 习也非常感兴趣,而
且早在四年前,我就开始潜心专研研究性学习在数学课上的应
用,今日只在这儿谈谈我在新授课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供专家、
同行批评指正。
据 我的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方式基本
上是老师一讲到底,主观色彩太浓,总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不
行,常常担心数学内容没把学生讲透彻,长期 下来,形成了学
生“坐地等花开”的依赖心里,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素质教育成了数学课上的一句空话。数学老师们讲授新课,基本
都是新课引入,讲解 新课,课后小结,课后作业,中途穿插一些
课堂提问。只要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能对答如流,成绩差的学生
便把头埋下,避开老师的视线,害怕回答问题,如果有幸 被点名
回答问题,心里就是一阵慌乱,有的学生站起来干脆说“不知
道”。长此以往,为了保证课堂上的容量,回答问题的人就基本
趋于稳定,学生健康学习数学的 心里受到了伤害,学生的两极分
化就从数学新授课上开始了。关于课后作业,老师的主观意图是
为了让学生将课上内容落到实处,采取题海战术,学生既要做教
1
材中 的课后练习题、习题,还要做课后补充题 2—3 个, 学生整
个中午都在做数学题,有的甚至一个中午还不能完成数学作业,
造成学生身心疲惫。这既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休息,又制约了学科
的均衡发展,还给学生人为造 成了数学难学的错觉,甚至让一部
分学生主动放弃对数学的学习,真是得不偿失,这让老师自己变
得非常被动。更让人忧虑的是,老师们总埋怨自己所教的学生底
子 太差,学生的可塑性不强,而很少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上下功
夫、动脑筋。
我 清楚地认识到,讲新课之前,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这节课究
竟要学习什么主题内容,让他们弄清楚将要克服什么困难,并且
要有时间让学生把注意力、意志力都集中在 克服这种困难上去,
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因此,凡上
新课,我首先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我正式讲课前还要安排 10—15
分钟时间让学生继续阅读该讲数学教材,然后用目光示意4—5名
学生主动谈谈他们分别在本节教材中收到的主要信息,包括主题
内容、分析过程、重点、难点,例题点评。在听完他们的汇报
后,再听取 2—3 位 同学的点评意见,以便掌握同学们对本讲内
容的真正需求,然后我融学生的见解于一体,再用通俗易懂的语
言有的放矢地讲解,句句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同学们对 学生和
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这样他们对本讲内容的理解就非常深刻。
课后小结我一般不在课上进行,而是要求学生课后写在一个专用
本上,等我批阅后再返回给他 们。长期坚持下来,不仅学生的写
作能力完全得到提高,课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研究的热情越来
越高,各自的数学思维风格也逐渐体现出来,而且通过批阅学生
2
的 课后总结避免了我思维定势的过早来临,我与学生的沟通也达
到了一定境界。关于课后作业,我的原则是决不随便拿几个题去
敷衍学生,也不会选择题海战术去困乏 学生,而是立足教材,结
合学生心理精心配置 3—4个有价值的题供他们习作、研究,然后
我选出有特色的习作供点评课使用,让师生在欣赏教学中收获多
多。
这里再强调一下,老师用目光示意某人回答问题,是一种带
着商量、期盼、鼓励、理解的师生心里交流,比直呼其名有明显
优势,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数学课的恐惧心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
与新课的研究学习,真正达到向课堂 45 分 钟要质量的目的。总
之,在新课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讨论,这不仅可消除
传统新授课的弊端,而且可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发现他们更多的
智慧,诱发他们 的创造性思维,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
维,培养他们赶超老师的信心。另外,我也会选择坐在学生中,
倾听学生在黑板上对某一新课的讲解。通过一定的实 践,发现这
一方式既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熟,而且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口
才,增强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在数学课上的实
践体现。
我 对研究性学习在数学复习课、试卷点评课、奥赛班专题讲
座课、高三数学教学课上的应用均有一定研究,这里不再谈及。
总之我认为,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理 论支撑点是:高中学
生具有对新鲜事物敏感、喜欢研究问题的心理特征;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
3
标签: #学习
摘要:
展开>>
收起<<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精选28篇)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篇1近几年来,无论是外出学习,还是市上召开学科研讨会,或者上网查询,均可发现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教研热点。作为长期从事一线高中数学教学的我来说,对研究性学习也非常感兴趣,而且早在四年前,我就开始潜心专研研究性学习在数学课上的应用,今日只在这儿谈谈我在新授课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供专家、同行批评指正。据我的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方式基本上是老师一讲到底,主观色彩太浓,总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行,常常担心数学内容没把学生讲透彻,长期下来,形成了学生“坐地等花开”的依赖心里,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素质教育成了数学课上的一句空话。数学老师们...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6贝壳
属性:87 页
大小:94.6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