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十渡导游词(精选29篇)

VIP专免
关于北京十渡导游词(精选 29 篇)
关于北京十渡导游词 篇 1
仙栖洞:在十渡屏幕山旅游区西南约两公里的山腰上有一股
清泉,名叫黑牛水。泉水出口直径约 50 厘米,常年流淌不止,水
量很大。当地人曾用六寸抽水泵抽水 2 个月,未曾抽干过。70 年
代当地村民挖了一个容量 5000 立方米的蓄水池,用它浇灌山下百
余亩梯田、果树。在历史上少有的大旱之年,水量也不见减少。
经过有关专家多次勘察,认为地下可能为一大型充水溶洞,为开
发旅游,当地人于 1998 年投资开凿岩洞,这座被尘封了亿万年的
艺术殿堂,于 1999 年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命名为“仙栖洞”。
本溶洞发育在奥陶纪厚层灰岩地层中,已探深度超过 3000 米,仍
未尽头。洞内厅堂深遂广布,暗河纵漫无源,多色种乳群现,大
量钟乳石造型奇绝、精妙、玲珑,令人叹为观止,不禁称绝,堪
称地下艺术天堂,已命名的景观如仙栖神堂、白塔流苏、仙栖飞
瀑、仙塔寻根、百纳神针、龟寿延年、五彩玉帘、仙栖来客、琼
浆玉液酿瑶池等近百处。特别是该洞入口为水洞,划船 400 米水
路,再登陆观景,这在华北地区是少见的,其水路长度(在北方)
仅次于本溪水洞。这是北京地区继石花洞穴后又一大型溶洞,有
些景观可与石花洞比美,其水景可与石花洞互补。信步于洞内尤
如与尘世隔绝,恍若来至仙境。这真是大自然在20世纪末赐给人
类的造化宝库。九脸画山:山峰的崖壁上,有一张张栩栩如生的
1
人脸。这些脸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有时看象少女,有时
看象老人,有时看象顽童。这些生动的人脸,并不是人工巧匠雕
凿而成,而是大自然天然形成,在大脸的周围还有许多小脸,最
多者可看出九个脸,故称九脸画山。
关于北京十渡导游词 篇 2
千古河床“石中石”:在距今 14-10 亿年前,这里为浅海环
境,当时气候潮湿炎热,际地上的大量碳酸钙、碳酸镁被水溶解
带到海洋中沉淀,形成石灰岩或白云岩,同时陆地上的二氧化硅
也以胶体的形式被一团一团的带到海洋中,并随海洋里正在沉积
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一起沉积,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在岩石中包裹着
的一个一个圆形、椭圆形的似爪状的石块。这石块比包围它的基
岩硬度大,颜色也略暗些,故称这一景观为石中石。这种海洋中
两种不同物质同时沉积形成的岩石,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普价
值。
神秘的龙山"佛"字:十渡有座龙山,在它上边一块直上直下
的崖壁上,有一个苍劲有力的“佛”字,高3 米多,宽约 2 米,
远看则清,近看则蒙;雨后则真,平日则虚。这个“佛”字完全是
自然形成的,是水沿岩石的节理裂隙面溶蚀风化后形成的痕迹。
龙山的岩石属白云岩,白云岩可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所以
在有裂隙的地方,当有雨水渗入时就发生表面溶蚀。由于裂隙面
的不平整、不均匀,有的地方溶蚀较重,在同一岩层面上也有颜
2
色深浅的变化,往往形成各种花斑、不规则的图案,致于它能形
成“佛”字形态,那完全是偶然、巧合,被称为世界自然奇观。
天然石佛:平峪村一位羊倌,在跌下数十丈深的山涧后,发
现崖壁脚下有一个形象逼真的石佛,双手腹前交叉自然而立,五
官俱全,眉须分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大自然奇石,它是由上
水石挟杂钟乳石碎块堆积而成的像形石。石人身上长满了青苔,
且在“嘴”下、眉上等凹陷部位生长少许青草,颇似胡须和长
眉,身上的青苔像衣服,头部五官部位是没长青草的裸露部分,
是不上水的钟乳石碎块被胶结,两臂和手也是钟乳石碎块。石人
原位于峭壁下面,从石灰岩缝隙中渗出的含碳酸钙水溶液,因水
压减低和温度降低,使溶液中碳酸钙发生沉淀,在上水石堆积过
程中也掺进崩落下来的钟乳石碎块,因其形成在阴暗潮湿的地
方,故上面长满青苔,它能形成直立人形,完全是各种因素共同
作用下的自然巧合,是一个罕见的自然奇观。
关于北京十渡导游词 篇 3
十渡风景区是距首都最近、北方独特、华北地区最大、最典
型的岩溶峰林峡谷,有天然石佛、飞来石、一线天、龙
山“佛”字、水往高处流、石中石等 12 大地质奇观,享有“青山
野渡,百里画廊”之美誉。拒马河蜿蜒迂回,穿山而过,宛如一
条玉带,与峰林映衬,相得益彰。山水景物既有中国北方之雄
奇,又有江南水乡之柔媚。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
一,1999 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风景名胜区。十渡风景区,在房山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北京十渡导游词(精选29篇)关于北京十渡导游词篇1仙栖洞:在十渡屏幕山旅游区西南约两公里的山腰上有一股清泉,名叫黑牛水。泉水出口直径约50厘米,常年流淌不止,水量很大。当地人曾用六寸抽水泵抽水2个月,未曾抽干过。70年代当地村民挖了一个容量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它浇灌山下百余亩梯田、果树。在历史上少有的大旱之年,水量也不见减少。经过有关专家多次勘察,认为地下可能为一大型充水溶洞,为开发旅游,当地人于1998年投资开凿岩洞,这座被尘封了亿万年的艺术殿堂,于1999年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命名为“仙栖洞”。本溶洞发育在奥陶纪厚层灰岩地层中,已探深度超过3000米,仍未尽头。洞内厅堂深遂广布,...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91 页
大小:103.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