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导游词(精选4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贵州的导游词(精选 4 篇)
贵州的导游词 篇 1
也许有人会问,这里为什么名叫"花溪"?是不是因为花间有水
潺潺流,溪边有花时时香呢?这也算一种解释吧。其实,花溪原
名"花仡佬"。为什么叫"花仡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花溪
在历史上兽杂居着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仡佬族人
特别喜欢着花衣,以族命名,所以这地方就叫"花仡佬"。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不是以族命名,而是以集市得名。花溪
原来有个很大的苗族寨子,寨中苗族自称"花苗",后来其他兄弟
民族陆续迁到附近,人口增多,这里便出现了一个购销两旺的牛
马市场,人们就又把它叫做"牛场"。牛场在"花苗"语言中叫做"革
略"。"革略"与"仡佬"发音相似,时间一久,便又叫做了"仡
佬"。"仡佬"前面加上"花苗"的"花"字,所以就变成了"花仡佬"。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1638 年曾在花溪旁边经过,他在日记
中写道:"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今大将山)下,
乃折北而去。有九拱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花仡佬桥……"可
见,至少三百多年前,这一带就叫做"花仡佬"了。
花溪风景区的开发,始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那时,当地
士绅周奎父子,在这里依山建亭,堵水为潭,叠石为坝,广植花
木,一些文人雅土常在此处流连赏玩。1937 年,当时的贵阳县县
长刘剑魂觉得"花仡佬"其名不雅,经与地方人士共议,决定保留
1
花仡佬的"花"字,加上溪水的"溪"字,所以便更名为"花溪"。刘
剑魂当年在济番桥(今花溪大桥)桥边书写刻石的"花溪"二字,现
在已不能见到了,但他吟咏花溪的许多诗文,却留了下来。比
如,他赞美花溪是"水中华阁连瑶栋,云里清溪绕翠峦。万缕夕阳
红杏闹,一笠春雨绿蓑寒"。这与陈毅元帅写的"十里河滩明如
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正好前后映照。花溪公园虽然在解放前已粗
具规模,引来过无数达官显贵,文入学士,但是真正得到扩建、
保护和发展,还是解放后的事。如今,公园面积已达 55 公顷,这
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贵州的导游词 篇 2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位于赤水市区东南 43km 的葫市镇金沙
乡。保护区所在地金沙沟,是赤水河的一条支流,沟的两侧是较
深的河谷斜坡。由于沟内海拔较低,一般在 300-700m 之间,四周
山岭相对较高(约1400m),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夏季气温较高,
冬季较温和,降水丰富,沟内终年较湿润,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创
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金沙沟桫椤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如赤水特有的小黄
花茶,以及福建柏、杜仲、红花木莲、楠木、八角莲、黄莲和天
麻等。
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环保局根据国家“六五”环
保计划,于 1984 年在贵州赤水建立的一处以物种保护为主的综合
型示范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
2
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保护面积1,3300 公顷,其中核心区
5,500 公顷,缓冲区 4,000 公顷,实验区(包括旅游区、生活文化
区)3,800 公顷。由于保护区典型,代表意义突出具有重要科学研
究价值,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年被接纳为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被誉为“赤水河畔的桫椤王国”。保护区位于
贵州省赤水市境内,系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低降的过渡地带,海拔
290 米-1,730 米。保护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四川台坳,出露
地层为侏罗、白垩系红色构造,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古地理环境为四
川内陆湖盆的一部分。由于地处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
气温 12.7℃-17.7℃,年平均降雨 1200 毫米-1300 毫米,相对湿度
为 86%-90%由于位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优势成分为壳斗科、
山茶科、樟科、木兰科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 91%,其中绝大部分
为原始林。海拔 700 米以下地带,水热条件优异,气候属南亚热带
特色,在繁盛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出现大面积以桫椤、海芋、野
芭蕉、福建观音座莲为代表的南亚热带雨林层片,生长着许多热
带、南亚热带植物,生态环境呈现出同纬度地区十分少见的南亚热
带雨林景观。
桫椤(Alsophilaspinulosa)亦称树蕨,是目前蕨类植物中较
高大的一类木本蕨类。
桫椤是距今约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的食物,是侏
罗纪草生植物活化石,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赤水桫
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1300 公顷,是我国最先建立的一个
以桫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3
摘要:
展开>>
收起<<
贵州的导游词(精选4篇)贵州的导游词篇1也许有人会问,这里为什么名叫"花溪"?是不是因为花间有水潺潺流,溪边有花时时香呢?这也算一种解释吧。其实,花溪原名"花仡佬"。为什么叫"花仡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花溪在历史上兽杂居着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仡佬族人特别喜欢着花衣,以族命名,所以这地方就叫"花仡佬"。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不是以族命名,而是以集市得名。花溪原来有个很大的苗族寨子,寨中苗族自称"花苗",后来其他兄弟民族陆续迁到附近,人口增多,这里便出现了一个购销两旺的牛马市场,人们就又把它叫做"牛场"。牛场在"花苗"语言中叫做"革略"。"革略"与"仡佬"发音相似,时间一久,便又叫...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11 页
大小:45.4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