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通用29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通用 29 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 1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中
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一个语文教研员,自当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语文新课
程标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了。原来的《语
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
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在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21 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
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也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
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
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
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
应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
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
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
1
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
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
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
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
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
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
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
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
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
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
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
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
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
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
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
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
量化标准。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
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
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
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2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
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
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
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
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
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
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
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
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
+现代媒体”。
课程标准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块就是课程的评价。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
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这种
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
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其实,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
涵,可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课程标准在“评
价建议”部分,就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
和策略,并为实施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
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
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
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
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
3
标签: #学习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通用29篇)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篇1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一个语文教研员,自当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了。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也谈到:“倡导学生...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6贝壳
属性:66 页
大小:7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