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讲座心得体会(精选3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最新学校讲座心得体会(精选 3 篇)
最新学校讲座心得体会 篇 1
20xx 年 10 月 12 日,我参加了 xx 市东站小学组织的“让孩子
脱颖而出”的学习教育。通过专家的讲解,使我对如何教育好孩
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
谈几点体会:
一、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
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但是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不一定能按我们大人的思维行事,不
可能按家长的框架成长。比如,同样是伟人,毛泽东故事:清朝
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
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你要谨慎小心些。”那人说:“我准
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
人。”老师生气的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
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
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
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个人出来后对别人说:“我原有一百
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
个非常正直的老师的形象,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也会喜欢听好
话,更何况孩子?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独生子女多,一放
学就被家庭作业压住了,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到了双休日,家
1
长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的影响,安排了很多的
课外学习任务,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倒在了起跑线上。我
们常看到有的孩子,小时候又聪明,又听话,讨人喜爱。到了青
春期,有了个人的意识和想法后,突然象变了一个人,非常的叛
逆,让人很不理解。家长更是伤心生气。其实,都是弹簧式的压
力过后的反弹,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孩子在重压过后,失去了
学习的激情,甚至对家庭的关爱都产生了反感。学习有压力,我
们就要跟他们排解,给他们疏导,让他们充满活力。舒袖在背乘
法表时,他妈妈叫他全部背下来,他说背不了。他妈妈告诉他,
背不了就不准睡觉。当时他就耍赖了。我听了后问他怎么了,然
后告诉他:你背书一直很厉害,现在是不是背不了呢?他说是。
我说,那好,现在我们一起背,你背单,我背双,看哪个背得好
些,然后再交换一遍。结果,他很自然的就背完了。其实不是他
不会背,而是感到到量大了,有了压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
子,用巧妙的方法给他注入活力,让他学习起来,压力减到最
低。有人说,给孩子一个梦想,鼓励他在这个梦想的驱动下,不
断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果。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太切合实
际。试想,我们哪一个人,从小只有一个梦想呢?每一个人的梦
想,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
不断的变化。我小的时候,有人问我,你长大了想当什么?我的
回答是,外交部长。又问,为什么想当外交部长?我说,因为他
每天都有好吃的,接待外国人。当时的日子,是因为很穷,一周
连吃一次肉都吃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自己也觉
得这个梦想实现的可能太小,知道了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一件
2
事情,梦想就慢慢的变得现实,想有一个工作,能够拿到“购粮
证”。所以,不要给孩子强加一个梦想,也不要让他为一个梦想
而苦苦拼搏。给他鼓励,让他轻松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健全的人
格和开朗的个性,才是我们最应该做而且必须去做好的。
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很重要。
姜教授说,有一个父亲,在孩子学习的那些年里,总是陪着
孩子学习。孩子做作业时,他会在旁边陪着,要不就是看报纸杂
志之类,总之不离开孩子。后来孩子成才,很感激父亲的这个方
法。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好,因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方法,
也给了我们家长一个消极的暗示,那就是:孩子学习的时候,我
们要在旁边守着,最好是跟着学习。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
生活压力大的家庭,成天周旋于生活的重压之下,怎么能保证有
时间陪着学习?二是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每顿吃饭
的.时候,都有人把你盯着看,时间长了,不知这个饭你吃不吃得
下?同样的道理,孩子学习,也要给他一个学习的空间,物理的
空间,心理的空间。参加报告会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家长说:我
那个儿子呀,好烦人,写一个字,东动一下,西摸一下,我在旁
边看着,又气又急,总想打人。这就是方法的问题。舒袖上一年
级回来,做作业时,他妈妈要求我看着,就是因为他好动。我看
了一次过后,觉得还是不看的好,因为我在他旁边,他心理压力
大,即使做好了,但一旦我不在旁边,又怎么办?此后,我只是
时不时的看一下,做好了作业,表扬他做得不错。同时,我不会
给他检查作业,我问他:如果你做错了,老师是批评你,还是批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最新学校讲座心得体会(精选3篇)最新学校讲座心得体会篇120xx年10月12日,我参加了xx市东站小学组织的“让孩子脱颖而出”的学习教育。通过专家的讲解,使我对如何教育好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谈几点体会:一、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不一定能按我们大人的思维行事,不可能按家长的框架成长。比如,同样是伟人,毛泽东故事:清朝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你要谨慎小心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作者:honghon...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6贝壳
属性:11 页
大小:45.9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