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师半年工作总结(精选34篇)

VIP专免
3.0
2024-11-04
999+
94.31KB
9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二年级数学教师半年工作总结(精选 34 篇)
二年级数学教师半年工作总结 篇 1
期末考试已临近,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为了能从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
所提高,在此特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回
顾与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此之前从未接
触过数学冀教版教材,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挑战。但是我没
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
一、对学生的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总体水平一般,约有半数学生基础较好,约三
分之一学生成绩很差,甚至有的学生连最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法
正确计算都有困难,书写不认真,作业脏乱者有之。
二、具体工作。
(一)制定教学计划。
开学初,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结
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二)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
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
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
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1
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
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适度使用学具。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
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
实物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
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
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
我使用学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
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摆学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花片的
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
棒,再摆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觉
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很乐意去学习乘
法。可见,学具使用的恰到好处,有利于新知识的过渡、教学,
也可以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
学生的记忆力。
2、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社会生活知识教学。
《新课标》中强调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应该生活
化,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现实生活的问题联系
到学习的知识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
2
们学习的兴趣。如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小红做了 23朵纸花,送
给同学们18 朵,还剩下多少朵?
这道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应用题,如果要二年级的学生做出
来,有的同学们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有一些同学连题意都
不明白。这时,如果我们从实际的生活出发,具体地给出这道题
的实际意思,再根据结果和减法的意义,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明
白这道题的意思
这样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因为本来他们就知道结果,只不过
不会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罢了。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中,如果能
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
解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
趣。
3、充分利用游戏、小组讨论。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
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多高”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在举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同学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多
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
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
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
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
3
摘要:
展开>>
收起<<
二年级数学教师半年工作总结(精选34篇)二年级数学教师半年工作总结篇1期末考试已临近,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数学冀教版教材,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挑战。但是我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一、对学生的分析。本班学生数学总体水平一般,约有半数学生基础较好,约三分之一学生成绩很差,甚至有的学生连最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计算都有困难,书写不认真,作业脏乱者有之。二、具体工作。(一)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初,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