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预备党员思想总结: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
VIP专免
3.0
2024-11-03
999+
38.93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10 月预备党员思想总结: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
10 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一条蕴着历史的老街,一条充满记忆的老街,一条
经过革命心情洗历的老街。而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这一条老
街,怀着那颗崇敬革命的悸动的心, 体会空气中,街道间,建筑
里那份历史感,那份关于历史的记忆。xx 年,距离那个风起云涌
的年代已过去太久,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已 1xx 年了。虽然
已过去那么多年,但是革命依然留在我们的心中。而今天,在昙
华林,在这片被历史浇灌的土地上,我们对革命的理解感受又增
加了一层!
说起昙华林,就不能不说它的格局,它的历史:昔指此地多
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 2 字相通,故名。明清
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
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
盘。1861 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
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
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
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
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
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
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
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这些一个个团
1
体的诞生,昙华林都是见证;辛亥革命的产生,昙华林也是见
证;甚至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革,昙华林都是见证。我们有幸
能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来到这样的一块充满记忆的地方。我们的
心也随着一步步前进,被历史和革命震撼。初进昙华林,看到的
就是那中西结合的建筑,我们仿佛看到的各个国家的人们在这里
穿行,这里面有辛酸和苦痛,却也有一种开阔和眼界。但不管怎
样,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勾起了我们许多关于那时中国的记忆。
沿着大路向右,眼前是仁济医院。这是一间西式教会医院,
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
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医院的
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
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这是
中西结合的产物,是近代的西方医院传入的结果。如今,我们国
家也在不断引进西方医学技术,可是,谁也不能忘记,那个无奈
的时代,也有那些我们不能忽视的进步,客观上,我们在被开
放,那颗发展的心,还是保存到了今天。
当我们来到圣诞堂,又是另一番景象。该建筑位于湖北省中
医学院的校园内 5 号楼,建造于 1870 年,为西式建筑,其廊柱造
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xx 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
卷门改方门。该建筑系美国基督教圣会在文华大学内建造的校园
礼拜堂,1958 年停止校园宗教活动,现产权属省中医院,为医院
俱乐部礼堂。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
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
2
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xx 年,由张统一作词、
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看到眼前的建筑,我们
耳边回荡着得是《学生军军歌》,眼前浮现的是辛亥革命时刘静
庵等革命战士们再这里宣传思想的样子。辛亥革命是具有巨大的
影响的,虽然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可是我们这份首义精神,仍是
我们今天需要学习很继承的。
汇报人:范文海
xx年10月12日
3
摘要:
展开>>
收起<<
10月预备党员思想总结: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10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敬爱的党组织:昙华林--一条蕴着历史的老街,一条充满记忆的老街,一条经过革命心情洗历的老街。而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这一条老街,怀着那颗崇敬革命的悸动的心,体会空气中,街道间,建筑里那份历史感,那份关于历史的记忆。xx年,距离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过去太久,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已1xx年了。虽然已过去那么多年,但是革命依然留在我们的心中。而今天,在昙华林,在这片被历史浇灌的土地上,我们对革命的理解感受又增加了一层!说起昙华林,就不能不说它的格局,它的历史: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