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党员思想汇报:民本思想

VIP专免
10 月党员思想汇报:民本思想
敬爱的党组织: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贯穿于中华
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民本是“以民为本”的缩语。早在
商、周之际,中国便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殷鉴不远,在夏
后之世。”夏、商统治的覆亡,使商、周统治者认识到民众的力
量,从而形成“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等治国思想。至春秋
战国时期,道家、墨家、儒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不约而同地提出
了“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等一系列命题,汇成一股激昂奔
腾的思想大潮。如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与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
母。”3 到了孟子,就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
论和方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
子”。 君王应该:“乐民之乐者,民也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
也忧其忧。”荀子:“天之生命,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
也。”像这样的论述还有很多。
民众的主体性在形式上得到一定的重视,生产力也在一定程
度上得到了提高,这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是透过
这些民本思想现象的背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民本思想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并且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
的,它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民众来服务于私人目的,是为少
数人谋利益的。这就深刻的体现了这种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1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总结
和继承,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中国的民族形式紧密结合
起来。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如何批判地
总结和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作了进一步阐述,主张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运用唯物辩证法,毛泽东从古代民本思想中吸取
了大量人民性、民主性精华,并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
践加以扬弃和综合创新,把中国民本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
段。
毛泽东常说,我们“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
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
识”。 他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
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充分重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的巨大力量,认识到人民
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中国革
命和建设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民
本思想得到了真实而充分的体现。共产党人以“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己任,以共产主义——全面发
展的自由人联合共同体的实现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了真正的以
民为本,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
这就和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区别开了。与传统那种形式上的、为
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性的民本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毛泽东民
本观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符
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领导的最高标准,并在领导实践
中切实为人民造福,率领人民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无产
2
阶级领导活动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切领导工作的根本宗
旨。
汇报人:范文海网
3
摘要:
展开>>
收起<<
10月党员思想汇报:民本思想敬爱的党组织: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民本是“以民为本”的缩语。早在商、周之际,中国便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夏、商统治的覆亡,使商、周统治者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从而形成“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等治国思想。至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墨家、儒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等一系列命题,汇成一股激昂奔腾的思想大潮。如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3到了孟子,就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论和方...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honghon...
分类:企业文化
价格:6贝壳
属性:3 页
大小:38.6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