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杂志社编辑部实习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杂志社编辑部实习
八月底的骄阳依然似火,暑期的背影已经渐渐远去,当我转
身回眸时,才发现在那个刚刚逝去的夏日里仍然留有自己的身
影。想起在《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实习的日子,挤公交车、外出
采访、校对稿件,这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细细梳理一下,才发现原来自己成长了许多。
一、初出茅庐
很早就听说学校要求大二学生在暑假时要进行社会实践活
动,但一直不大以为然,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才发现自己无从
着手,好像初学走路的婴孩儿,不知道应该先迈哪一只脚,彷徨
了好一阵子,也犹豫了好一阵子,仍然毫无头绪。于是,我想起
了向老师求助,首先找到宋琳老师,他是社会知名诗人,也一直
从事编辑工作,当我断断续续地说明自己的意思时,宋老师很爽
快地答应了,让我等消息,自此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了下
来。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着宋老师的最终答复,又是一段忐忑
不安的时光,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终于,宋老师告诉我,让我去
联系《诗刊》杂志的某个编辑,到此时,我才真正看到一点属于
自己的光明,终于将社会这扇紧闭的大门撬开了一条缝隙。
几乎与此同时,又有一条道路向我敞开。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里看到《新闻与写作》杂志上有一则招收
实习生的信息,随手抄下电话号码,便战战兢兢地给对方打了电
话,电话通了,让我两天之后去面试。我如期而至,面试并不复
杂,我的心里却很紧张,说是面试其实也就是和主编聊天,在聊
1
天中会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幸而编辑部的人都很随和,面试
很顺利。但是在这之前有两段小插曲令我至今记忆深刻,面试的
时候,《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还没有搬到东单的新闻大厦,办公
地点仍然在和平西街那个很幽深的巷子里,由于事先没有查清楚
行车路线,所以在去的路上不断地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地址,就这
样,原本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的地方,花了两个小时才找到,
当编辑部主编指出这个问题时,羞的我满脸通红,初入社会便表
现出如此的状态,至今想来仍然觉得惭愧;另外一件事情是,由
于出门匆忙,竟忘记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等证件,这个疏忽可是
致命的,不过幸亏我带着一些盖有学校印章的获奖证书,才不至
于不能证明身份。后来主编对我说,对于这件事情,如果他们再
严格一点儿的话,那我就不可能留下实习了。这次的面试经历暴
露了我的许多缺点,也得到了一些教训,不过对于日后真正找工
作来说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我心存感激。
从实习单位回来后,我就去中文系主任办公室找了孟登迎老
师,因为编辑部交给我一个采访任务:采访中央电视台《面对
面》节目主持人王志。对于这个采访任务我诚惶诚恐,因为与名
人尤其是名嘴面对面交流,对于我来说尚属首次,所以想请孟老
师给予指导,和孟老师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他从宏观的文化层面
教授我了如何把握住采访重点,一席谈话令我收获甚丰。
《新闻与写作》是隶属于京报集团的党办新闻理论杂志,是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正是这样一份杂志却能给一个初来乍到的实
习生采访央视名嘴的机会,一开始我是很惊讶的,不明白他们为
2
什么会如此信任我们这些实习生,因为在这之前,其他实习生先
后采访过白岩松和撒贝宁。但是后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该编
辑部实行激励实习生的机制,他们信任大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
把一些重要任务交给学生去做;对于我的话,可能是因为自己在
学校院报做记者和编辑、在中文系葵社主办《新声》社刊的经历
以及一些校内文学比赛的获奖证书起了作用。
聊完了采访的事情,孟老师说可以推荐我去《青年文摘》实
习一段时间,听到这个信息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像我们这个年
龄段的学生很多都是捧着《青年文摘》长大的,这本杂志在全国
非常有名,销售量也很大,如果能去那儿实习的话,也是一件极
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当时毫不犹豫便答应了。
就这样,在两周之前还一筹莫展的我,现在已经拥有了三个
实习机会,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我又面临着如何选择
的问题。就社会知名度和刊物发行量来说,《诗刊》和《青年文
摘》远远高于《新闻与写作》,而且我是学中文的,平时也喜欢
阅读和创作一些诗歌,所以无论选择《诗刊》还是《青年文摘》
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最终却忍痛割爱,选择了《新闻与写
作》,我之所以这样选择是有原因的:第一,这个单位完全是我
自己联系的,自己种的果子吃起来永远都是最甜的,因为这个过
程凝结了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所以不忍将其舍弃;第二,《新闻
与写作》编辑部的老师对我非常信任,能给我提供非常大的发挥
空间,而这一点在其他单位是很难遇到的;第三,我想社会实践
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而做新闻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杂志社编辑部实习八月底的骄阳依然似火,暑期的背影已经渐渐远去,当我转身回眸时,才发现在那个刚刚逝去的夏日里仍然留有自己的身影。想起在《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实习的日子,挤公交车、外出采访、校对稿件,这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细细梳理一下,才发现原来自己成长了许多。一、初出茅庐很早就听说学校要求大二学生在暑假时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一直不大以为然,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才发现自己无从着手,好像初学走路的婴孩儿,不知道应该先迈哪一只脚,彷徨了好一阵子,也犹豫了好一阵子,仍然毫无头绪。于是,我想起了向老师求助,首先找到宋琳老师,他是社会知名诗人,也一直从事编辑工作,当我断断续...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2
分类:个人文档
价格:6贝壳
属性:10 页
大小:45.2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