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学老师工作计划(精选3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学校数学老师工作计划(精选 3篇)
学校数学老 工作 划 篇师 计 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 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成绩,我特制
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
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
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
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
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认识图形、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的退
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
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
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
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
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
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
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
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
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
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
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 角,1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
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
和几个一 成的,掌握组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
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 角,1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
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
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
气氛中学习。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
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
习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习,
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学校数学老 工作 划 篇师 计 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虽经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
决 的能力,但在知 灵活 用上 是很欠缺,同 作答也比 粗心。两极分化实际问题 识 应 还 时 较 严
重。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
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
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指 思想导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
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
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
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片,知道轴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
2.会推导乘法公式,在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感受乘法公式的作用和价
值。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3.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化简分
式。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
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能
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4.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
“ ”解 的意 ,能 适当的 量表示数据的集中权义 选择统计 趋势;
标签: #工作计划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校数学老师工作计划(精选3篇)学校数学老工作划篇师计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成绩,我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工作总结
价格:免费
属性:5 页
大小:40.9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