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导游词简短(精选32篇)

VIP专免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简短(精选 32 篇)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简短 篇 1
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
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
来这里游玩赏灯。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
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
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
船。"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
心。从此,秦淮画访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
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歌声、鼓声、欢
声、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难
怪南京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我们眼前的这段秦淮
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庙(孔庙)成泮池,又称月牙他。古时候
皇帝讲学的学宫叫辟雍,诸侯讲学成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
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称"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
座石桥,按等级而论,县官、学官走中间一座,秀才走两边的
桥。相传古时候有位秀才误上中桥,有犯上作乱之罪,进退两
难,只好自己跳进了泮池。再请各位看河对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
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历泽年),长达
110 米,为全们照壁之冠。各位游客: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
帝咸康三年(337 年),当时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
1
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原来只建有学宫,孔庙是宋
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学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庙是
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它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
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围南临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东端,
东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规模庞大。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
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清末民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
称东南之冠。现在的夫子庙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
部分是近几年重建的。请大家回头看,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奎
星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
毁,1985 年重建。现在我们来到了清代开辟的庙前广场,广场东
西两端竖有两块碑,高有一丈许,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文武大
臣至此下马",表示对圣人孔子的崇敬。左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
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
四年(1586 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1869 年)才由江宁
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重建。这是一座在日军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
代建筑,可惜在 1968 年被当作"四旧"拆除,1983 年又得以重建,
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广场正中的这座牌坊,叫"天下文枢坊"。请
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据传
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兴。门是石结构的,
六柱三门,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 年),后来被毁,又于清同治
九年(1870 年)重建。不过,现在所见到的极星门是 1983 年再次重
建的。极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2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简短 篇 2
今天,我将带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庙去游览。秦淮河旅游
区,位于南京老城区城南,从市区出发,坐汽车约需 20 分钟才能
到达。它是一个以夫子庙为中心,集游览、购物、品尝风味于一
体,展示古城风貌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地。
秦淮河的由来和历史变迁
秦淮河,是一条曾对古城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
重要作用的河流。相传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一条人工运
河。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南京时,为方便船只行驶,曾下令开
凿方山,使淮水与长江沟通,因而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据
地质考察证明,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时这条古
老的河流确是曾从方山经过,但由于地理变迁,河流改道,逐渐
形成了现在的河道。历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宽绰。自五代吴王杨
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
内、外"秦淮"。内秦淮河由东水关人城,经夫子庙,再由水西门
南的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河汇合。河流全长 10 公里,这就是古往
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
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
《桃花扇》和吴敬样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
生动的描写。古老的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北的长江相比,显得十
分渺小,但是它与南京城的诞生、发展,以及南京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
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迄今为止,沿河两岸发现的原始
3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简短(精选32篇)南京夫子庙导游词简短篇1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船。"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心。从此,秦淮画访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歌声、鼓声、欢声、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难怪南京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我们眼...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155 页
大小:138.4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