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山西王家大院的导游词(精选33篇)

VIP专免
20xx 年山西王家大院的导游词(精选 33 篇)
20xx 年山西王家大院的导游词 篇 1
周槐周槐生长在灵石县石膏山脚下的西许村中,树高约 18
米,围径 7 米有余。据清乾隆 39 年(公元 1774)碑文记载,此槐为
村民公产,相传植自周初,迄今已有 3000 年的历史。古槐躯干中
空,树洞可容数人,但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颇
具风采。该树比介休“秦柏”的树龄要长得多,而可与晋祠
的“周柏”比高下。
石膏山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
十五公里,雄居太岳山北段,处晋中、晋南和晋东南三地交界
处,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为山西境内一座风光旖
丽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平
方公里的风景区之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林木葱笼,鸟语花
香。它不仅有雄伟秀丽的山光水色,有姿态万千的石钟乳溶洞,
有古朴别致的佛寺梵刹,而且有比较完整典型的森林植被,有丰
富多彩的树木花卉鸟兽资源。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傅山游览
此山后曾题留“山林野趣”四字,道出了石膏山风光的特色。
天石天石(亦称为“灵石”或“天星”),位于山西省灵石县
城宾馆西侧的陈列馆八角亭内,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陨石。天
石,满身孔洞,状若靠椅,而又不规则,“似铁非铁、似石非
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 米,底部
1
直径 1.5 米,体积 2.4 立方米;埋于地面以下部分的体积究竟有多
大,迄今仍然是个谜。传说,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叫山口大荣的
日本军官,企图把灵石运往日本,但号令士兵连挖数日不见根
底,于是只好作罢,而后便再无一人刨根问底了。灵石为天外之
物,何时降落人间,史无记述,据《灵石县志》载,此石为隋文
帝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北巡太原傍汾开道时所获。相传石上
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时,文帝以为灵瑞,遂赐其
名为“灵石”,并榜旨割介休西南地与霍州之北地建设县治,以
石命县,取名为“灵石县”,至今已有 1400 余年的历史。“灵
石”因隋文帝赐名而名传千古,因其不同寻常而富有神奇色彩。
相传灵石县城的原状是一艘大船,“灵石”则在桅杆处,按其地
形,滔滔汾水北来,大船必覆,但因灵石能“镇水灾,捍城
垣”,“显灵秀之气”,水即蜿蜒南下。旧时,由于种.种说法,
灵石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石”,每逢过年过节,附近乡民便纷纷
前来顶膜礼拜,祈求好运。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石”之说已成
为传奇。天石,经科学化验结论,实为一块铁陨石。其硬度为
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为铁,含量达 96.17%,其余还有
镍、钛、锰等,含量均不达1%,外部体积之大,仅次于乌鲁木齐
博物馆陈列的铁陨石。“天石”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右边是豪
华舒适的灵石宾馆,左边是直通大运公路的汾河大桥。园内存有
北宋大书法家米蒂真迹,还有碑刻“晋省地域全图”及三个展览
厅,如果您来灵石旅游或途经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到“天石”景
点一游。
2
20xx 年山西王家大院的导游词 篇 2
石牌坊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孝义坊”,是清代灵
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石牌坊由青
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
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坊高 7.36米,宽13.49 米。底部的10头
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
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
家、内阁学士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
有石牌坊 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
筑面积 428 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 210 平方米,正面窑洞 3
孔,两帝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 218 平方米,正屋供奉
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
东西亦为廊庑。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
鹏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
文庙文庙位于静升村中部,据明朝万历(1573-1620)本灵石县
志记载,静升文庙系元代至顺3 年(1332 年)所建,占在面积为
424 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影壁和魁星
楼。影壁,壁面为 18.19 平方米,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龙
门肃立于云海之间,青龙奋爪翘首,气势轩昂;浪花间游动着一尾
大鲤鱼和七尾小鲤鱼,维妙维肖,生动逼真。魁星楼,高 20 米,
建于瓮门高台之上,六角三层砖木结构,重檐飞翼,高耸巍峨,
气势雄伟壮观,庙内有古柏 6株,石碑数通。1996年,静升文庙
3
摘要:
展开>>
收起<<
20xx年山西王家大院的导游词(精选33篇)20xx年山西王家大院的导游词篇1周槐周槐生长在灵石县石膏山脚下的西许村中,树高约18米,围径7米有余。据清乾隆39年(公元1774)碑文记载,此槐为村民公产,相传植自周初,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古槐躯干中空,树洞可容数人,但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颇具风采。该树比介休“秦柏”的树龄要长得多,而可与晋祠的“周柏”比高下。石膏山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十五公里,雄居太岳山北段,处晋中、晋南和晋东南三地交界处,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为山西境内一座风光旖丽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平方...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65 页
大小:80.1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