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VIP专免
3.0
2024-10-25
999+
40.4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引言:“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是我们的期待学
生,也正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
们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心人,积
极采用有效策略实施教育手段。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教育形式简单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太过形式化、表面化,很难服务于全体
学生。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还不完善,尚未配备心理健
康咨询室,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
求,甚至让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1]。师生关系不融洽,
教育环境不和谐,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始终不尽人意,中小学生的
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二)教师知识碎片化 教师是心
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引导
者,由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指导,学生才会更加乐于接受。但是目
前,部分中小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义务教育阶段
的学校尚未设有心理健康教师的编制,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
大多是在优秀的教师骨干中选出来的,他们缺乏系统的心理学专
业知识培训,难得的心理教育知识的培训,常常时间短、内容单
一,使教师的心理教育专业技能不到位,不能有效展开心理健康
教育的辅导。 (三)教育途径单一化 大多数的中小学
校都会使用讲课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常常被迫接受一
些心理健康知识,在叛逆心理的作祟下,会十分厌恶教师的规范
指导。教师授课时难以把控节奏及力度,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够,
1
没有真正感受到心理教育的那种探及心底的温暖与力量。还有一
些学校会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考试课,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
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生无法实际的体会学习,负面情绪明
显:这样的心理健康指导效果是适得其反的。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体验活动,引入团体拓展训练
活动即体验,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载体。在活动中,
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改
变认知观点、调节情绪,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活动形式有个体、小组、团体活动等多种。活动期间,学校
可开展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袋鼠接力跳、二人捆绑接
力跳、二人捆绑踩气球等心理健康活动游戏,通过激烈、快乐的
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团队沟通合作的力量;征集“我爱我、开
心笑脸”图像,将征集来的单人、多人微笑、开怀大笑的正面或
侧面像,制作成“微笑墙”,展示在校园,以此引导学生们开心
面对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制作“心愿墙”,让同学们把自己的
愿望和想对他人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于可移动黑板上,制作
成“心愿墙”,通过这种形式,给同学们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
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举行集体签名仪式,将心理健康活
动周主题“5.25 我爱我心理健康日”制作成横幅,让全体的师生
签名,通过这一郑重的仪式,来增加呵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更能有效促进全体
同学心理健康。
2
引入团体拓展训练也是很易操作又有实效的策略。近期,我
市教体局组织部分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集体观摩罗老师对滁州中学
高三学生的减压训练,更有了具体的感悟。本次拓展环节
为:“异掌同声”,调动注意力,营造氛围;“班级口号大比
拼”,展示班级风采,激发集体凝聚力;“龙卷风”,塑造不抛
弃、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动力圈”,感受集体的动力与能
量;“励志手语操”,励志和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心语心
愿”,团队成员勇敢表达,互相鼓励;再一次“异掌同声”,最
终检验团队的精神状态,验证拓展训练对团队合作起到积极作
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时间,但学生在活动中放松了心情,改变
了状态,打开了心灵。
有心人可以有针对性的整理出适合不同阶段的体验活动,拓
展训练活动,编写手册,让不是专业的心理人也能操作、推广。
(二)融合校园养成教育,拉近心理健康教育
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总是会让有些人误解,会认为与精神病
有关,会躲避、会少谈。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个体提高身
心素质,维护心理平衡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过程,它帮助
学生有效改变消极情绪、行为和认知。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养成教育关系非常密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
校园养成教育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人们接近心理健康教育,有利
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更好、更快实现。
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过程、分阶段的解决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我们要不断调整引导方向,对心理
3
标签: #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引言:“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是我们的期待学生,也正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心人,积极采用有效策略实施教育手段。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教育形式简单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太过形式化、表面化,很难服务于全体学生。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还不完善,尚未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室,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让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1]。师生关系不融洽,教育环境不和谐,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始终不尽人意,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二)教师知识碎片化...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